『雕塑头条』孙振华专栏 | “八五”历史的真实叙述何以可能 ——关于“八五美术史实考据”
相关推荐
-
李孝迁:探源与传衍:近代中国史家的兰克论述
摘要 德国史家兰克在近代中国史学界知名度颇高,但中国史家的兰克论述,绝大部分只是从外国流行的西洋史教科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之类著作中转述而来,甚至是经过多重转引,引述者未必清晰了解兰克的思想脉络,人云 ...
-
史学常谈1:史料≠史实
弁言 在每周六与学生的聊天过程中,发现他们在认识上缺乏一些常识.这既与有些学生跨专业有关,也与课程设置的缺失有关,更与阅读偏颇有关.于是,觉得有必要讲一讲历史学中的一些常识,主要是一些认识上的常识. ...
-
06历史学
060101 史学理论及史学史 060102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060103 历史地理学 060104 历史文献学 060105 专门史 060106 中国古代史 060107 中国近现代史 0601 ...
-
资讯 | 历史学与想象力
关于历史学需不需要想象力的问题,学界颇多争议.否定者认为史学是一门实证的学问,而想象存在虚构,脱离历史本真,必须坚持"有一分史料说一分话",更有甚者认为"史学就是史料学& ...
-
『雕塑头条』孙振华专栏 | 观念先于历史
▲ 孙振华:观念先于历史 我们是否可以设想艺术史的未来?要回答这个问题,不妨先搜寻一下过去的经验. 让我们从一个案例开始:为什么中国古人没有为我们留下一部专门的"雕塑史"? 从目前 ...
-
『雕塑头条』孙振华专栏丨呼唤“佛教造像学”
▲ 呼唤"佛教造像学" --序<石胎灵躯> 拿到天津美术学院黄文智博士<石胎灵躯>的书稿,我第一时 ...
-
『雕塑头条』孙振华专栏丨公共艺术的观念
▲ 一般认为,"公共艺术"概念的正式出现,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1)这个概念在中国的使用,大约开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公共艺术在中国最常见的使用办法,就像过去人们对待前代的 ...
-
『雕塑头条』孙振华专栏丨傅中望:得智慧者得自在
▲ 内容提要: 傅中望是中国当代雕塑界具有相当影响力的标志性人物.傅中望的创作最早从直觉进入,中间经过多个能量转换和上升的阶段."楔子"是傅中望艺术语言的一次简化和纯化,也是傅中望 ...
-
『雕塑头条』孙振华专栏丨吕品昌的泥痕火迹
▲ 内容提要: 吕品昌兼有陶艺家和雕塑家的双重身份,这意味着他要同时面对陶艺的问题和雕塑的问题,他有压力也有优势.近四十年来,吕品昌艺术的泥痕火迹恰好和中国当代艺术不断拓展边界,打破门类界限的发展轨迹 ...
-
『雕塑头条』孙振华专栏丨非典型公共艺术
▲ 内容提要: 公共艺术概念在中国出现的时间不长,它与中国公共空间,与公共艺术教育尚处在初步的磨合阶段,它离一门成熟的学科,还有相当的距离.因此,公共艺术的学科目前只能是"非典型" ...
-
『雕塑头条』孙振华专栏丨中国雕塑的新传统及其两个转化
▲ 内容提要 本文提出,中国雕塑有两个传统,一个是五千年以来的老传统,即中国古代雕塑传统:一个是辛亥革命之后,随着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引入西方雕塑,经数代雕塑家努力所建立起来的新传统,即中国现代雕塑 ...
-
『雕塑头条』孙振华专栏丨叶毓山的贡献
▲ 本文拟从六个方面阐述叶毓山雕塑的价值和意义,试图总结叶毓山对中国现代雕塑所做的贡献. 一.叶毓山所创作的一系列革命人物和领袖雕塑,既满足了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时代需要,又充分展现了艺术家的创造才华:既 ...
-
『雕塑头条』孙振华专栏丨陈天先生在美术领域的理论贡献
▲ (陈天作品暨教学文献展学术座谈会上发言) 陈天先生一生坎坷,饱经磨难,使他在美术领域多方面的成就和贡献被长期埋没.直到三卷五册本<陈天一个雕塑家的行旅>出版,陈天先生才开始为学界所知晓 ...
-
『雕塑头条』孙振华专栏丨什么是公共艺术
▲ 一. 如何定义公共艺术 公共艺术的概念近年来在中国使用频率越来越高.人们究竟是在什么意义上使用这个概念?似乎还缺乏必要界定.人们对公共艺术概念的理解和使用常常是模糊的,甚至是随意的. 公共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