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头条』孙振华专栏丨公共艺术的观念

(0)

相关推荐

  • 在“宝藏”弄堂里的艺术展

    建国西路56弄曲园,弄堂整洁幽静,大宅绿树掩映.这里有许多在三四十年代建造的花园洋房,见证了上海高级住宅的建筑历史,让人回忆起浮光掠影里生动朴实的老上海. 日前,致力于推动公共艺术的Mao Space ...

  • 一斑窥豹:第17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雕塑与建筑双年展

    活动海报 一斑窥豹:第17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雕塑与建筑艺术展中方 文/朱尚熹(本届展览学术主持) 疫情裹挟下的环球注定是不平静的,而人类针对疫情的抗争总是具有史诗级的悲壮和别开生面.然而,直面疫情, ...

  • 『雕塑头条』孙振华专栏丨呼唤“佛教造像学”

    ▲ 呼唤"佛教造像学"                            --序<石胎灵躯>   拿到天津美术学院黄文智博士<石胎灵躯>的书稿,我第一时 ...

  • 『雕塑头条』孙振华专栏丨傅中望:得智慧者得自在

    ▲ 内容提要: 傅中望是中国当代雕塑界具有相当影响力的标志性人物.傅中望的创作最早从直觉进入,中间经过多个能量转换和上升的阶段."楔子"是傅中望艺术语言的一次简化和纯化,也是傅中望 ...

  • 『雕塑头条』孙振华专栏丨吕品昌的泥痕火迹

    ▲ 内容提要: 吕品昌兼有陶艺家和雕塑家的双重身份,这意味着他要同时面对陶艺的问题和雕塑的问题,他有压力也有优势.近四十年来,吕品昌艺术的泥痕火迹恰好和中国当代艺术不断拓展边界,打破门类界限的发展轨迹 ...

  • 『雕塑头条』孙振华专栏丨非典型公共艺术

    ▲ 内容提要: 公共艺术概念在中国出现的时间不长,它与中国公共空间,与公共艺术教育尚处在初步的磨合阶段,它离一门成熟的学科,还有相当的距离.因此,公共艺术的学科目前只能是"非典型" ...

  • 『雕塑头条』孙振华专栏丨中国雕塑的新传统及其两个转化

    ▲ 内容提要  本文提出,中国雕塑有两个传统,一个是五千年以来的老传统,即中国古代雕塑传统:一个是辛亥革命之后,随着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引入西方雕塑,经数代雕塑家努力所建立起来的新传统,即中国现代雕塑 ...

  • 『雕塑头条』孙振华专栏丨叶毓山的贡献

    ▲ 本文拟从六个方面阐述叶毓山雕塑的价值和意义,试图总结叶毓山对中国现代雕塑所做的贡献. 一.叶毓山所创作的一系列革命人物和领袖雕塑,既满足了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时代需要,又充分展现了艺术家的创造才华:既 ...

  • 『雕塑头条』孙振华专栏丨陈天先生在美术领域的理论贡献

    ▲ (陈天作品暨教学文献展学术座谈会上发言) 陈天先生一生坎坷,饱经磨难,使他在美术领域多方面的成就和贡献被长期埋没.直到三卷五册本<陈天一个雕塑家的行旅>出版,陈天先生才开始为学界所知晓 ...

  • 『雕塑头条』孙振华专栏丨什么是公共艺术

    ▲ 一. 如何定义公共艺术   公共艺术的概念近年来在中国使用频率越来越高.人们究竟是在什么意义上使用这个概念?似乎还缺乏必要界定.人们对公共艺术概念的理解和使用常常是模糊的,甚至是随意的. 公共艺术 ...

  • 『雕塑头条』孙振华专栏丨守望精神家园

    ▲  守望精神家园  --十年守望·李永康雕塑作品展前言 文/孙振华 在中国当代雕塑家中间,李永康像一个行吟歌手,无论他走到哪里,唱的都是新疆的歌.他爱这片土地,爱这里的人:他用一双富于灵性的手,塑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