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中国人的文化基因,给了我们两个启发
相关推荐
-
【三秦文学】李建平:【闻道大散关】(散文)
<三秦文学>第二届 "情满中秋●月满圆"征文启事 闻道大散关 作者丨李建平 编辑丨水云天 闻道大散关 文:李建平 2018年7月1日,一个伟大.喜庆.不凡的日 ...
-
【读懂圣贤】----《道德经》第八章
老子传世名著:<道德经> (又称<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dān).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 ...
-
婴儿,女人的眼泪以及水的哲学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道德经>第七十六章 老子心得: 1.柔弱胜刚强 在我 ...
-
《中庸》中国人的文化基因和人生智慧,儒家经典,但很多人有误解
"四书五经"是古代儒家经典,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其中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前面我们分享了<大学&g ...
-
渊回哲学:什么是东方哲学?日本印度?重点在中国哲学,国学文化
渊回哲学:什么是东方哲学?日本印度?重点在中国哲学,国学文化 渊回哲学和大家聊一聊,有趣的哲学内容. 哲学这个词听起来虽然非常亲近,但是它却是一个外来的词汇.之前小日本的一些人,去翻译西方的一些哲学著 ...
-
人性善恶混,修习可成圣_中国哲学与中华文化
时间:2021-01-18 理论教育 联系我们 人性善恶混,修习可成圣_中国哲学与中华文化 一.人性善恶混,修习可成圣 中国古典哲学认为,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之中,普遍存在着阴阳对立统一规律,人的思想同 ...
-
《中国哲学简史》(7)庄子:“幸福”的两个境界
庄子,原名庄周,约公元前369-公元前286年,蒙国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也是先秦最大的道家,道家在经历第一阶段杨朱.第二阶段老子之后,庄子是道家第三阶段的代表人物. 庄子是孟子的同时代人 ...
-
【考古札记】韩建业:从考古发现看八千年以来早期中国的文化基因
近百年以来,在几代考古学家的艰苦努力下,中国考古学取得了巨大成就,其中一个重要贡献,就是让我们逐渐看清了早在史前时期,就已经形成了多支一体有中心的文化意义上的早期中国,成为夏商周王国以至我们现代统一的 ...
-
家,是中国人磨灭不掉的文化基因,是每个人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和心灵归属
探问家风 王正< 博览群书 >( 2018年12月01日) 2018年初,欣闻李存山先生主编.吴小龙责编.笔者参与撰述的<家风十章>,入选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全民阅读活动组织 ...
-
画道||陈传席:欧洲绘画是科学的,中国绘画是哲学的——东西文化异同论……
陈传席,1950年9月生于山东,江苏徐州人.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导[1],兼任中国佛教艺术研究所所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中宣部评阅员.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理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
-
《中国哲学简史》(12) 中国人的“世界观”
有句话说"历史绝不会重演",但在中国的观点看,当代的世界史以及近几百年的世界史就像是在重演春秋战国时代的中国史.让我们来回顾一下春秋战国时代的历史场景. 秦统一之前的政治状况 春秋 ...
-
《中国哲学简史》为什么中国人都有“圣人”情结
今天是我<中国哲学简史>的最后一篇内容了,更新了26篇中国哲学内容,深感中国哲学思想的博大精深,这一系列的内容显然也只是中国哲学思想的冰山一角.要深入理解中国哲学思想,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