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宣德炉鉴定者的知识面

(0)

相关推荐

  • 大明宣德炉详细解析

    水经注·温水>:"华俗谓上金为紫磨金."乐史<杨太真外传>卷上:"上又白执丽水镇库紫磨金琢成步摇,至妆阁,亲与插鬓." 明太祖时期确立了&qu ...

  • 馆藏大明宣德炉赏析(高清大图)

    为什么宣德炉基本上都是三条腿呢?这是因为宣德炉的造型是从青铜鼎发展来的.大部分圆鼎都是三条腿,三点固定一个平面,过去说"三足鼎立",只要有三条腿就非常稳.那么铜炉里有没有四条腿的呢 ...

  • 大明宣德炉现在这么火

    元人所撰<格物粗谈>谓:"赤铜人炉甘石炼为黄铜,其色如金."明弘治中刘文泰撰<本草品汇精要>亦说:"炉甘石--今以点炼蟹壳铜而成黄铜者即此也.&q ...

  • 收藏宣德炉入门很难

    "有炉光怪真异绝,肌腻肉好神清和.窄边蚰耳藏经色,黄云隐跃穷雕磨."这是冒襄先生对宣德炉的绝妙赞誉.相传冒襄家珍藏过几个宣德炉,视为珍宝,倍加珍爱,后来散失,实在可惜.冒襄对宣德炉 ...

  • 宣德炉市场即将爆发,抓住收藏机遇就是王道!

    宣德炉是明宣宗年间的产物,宣宗在位只有十年(1426-1435)号"宣德".宣德三年(1428年)初,暹罗(今泰国)向明朝廷进贡了数万斤灿若黄金的"风磨铜".宣 ...

  • 你知道如何辨别真假宣德炉吗?

    宣德炉是明宣宗年间的产物,宣宗在位只有十年(1426-1435)号"宣德".宣德三年(1428年)初,暹罗(今泰国)向明朝廷进贡了数万斤灿若黄金的"风磨铜".宣 ...

  • 巧夺天工,叹为观止,宣德炉欣赏

    明代宣德皇帝在位时,为满足玩赏香炉的嗜好,责成宫廷御匠参照皇府内藏的定.汝.官.哥.均等名窑瓷器的款式,以及<宣和博古图录>.<考古图>等史籍,设计和监制香炉.为保证香炉的质量 ...

  • 值得收藏的大明宣德炉 看了不会后悔

    宣德炉是明宣宗年间的产物,宣宗在位只有十年(1426-1435)号"宣德".宣德三年(1428年)初,暹罗(今泰国)向明朝廷进贡了数万斤灿若黄金的"风磨铜".宣 ...

  • 君子以文会友,以藏交友,解析宣德炉

    域外精铜皇 家精制的香炉,令人垂涎.于是,依照宣德炉的图纸和工艺程序仿造,制作宣德炉之风绵延数百年. 目前宣德炉的火热是不争的事实,顶 级宣德炉市场成 交价格的狂飙,使炉王王世襄先生的炉已成为精彩的过 ...

  • 如何提高大明宣德炉鉴定者的知识面

    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建都南京,从此开始了明代277年的发展历史.明代初年,手工业制作也取得了前 所 未 有的成绩.其中手工制作较有特点的便是明代宣德年间铸造的大明宣德炉.因创始于宣德年间, ...

  • 千不存一!传世收藏之宣德炉

    传说明朝宣德年间,暹罗国进贡了一批"风磨铜",宣德皇帝朱瞻基命工匠参照宋代瓷器款式及<宣和博古图录><考古图>,反复提炼8至12次后铸造出了3000件香炉, ...

  • 宣德炉底款

    众所周知瓷器都有底款,宣德炉也有底款,这小小的底款也蕴含了很多有趣的知识,且听小编娓娓道来! 宣德炉底款的形制虽源于瓷器底款,但形式.内容之丰富,则远胜瓷器,对宣德炉的年代考证.藏玩价值有重大参考意义 ...

  • 清 宫 旧 藏 大 明 宣 德 炉 精 品

    铜炉 是中国明清时期最重要的文物门类之一,也是工艺美术史上的璀璨明珠.明初至清中期是铜炉制作的巅峰阶段,当中最负盛名的非宣德炉莫属,被明清文人誉为文玩之首.其简洁.含蓄的美,取代了青铜器狰狞.繁复的美 ...

  • 宣德炉的鉴赏和收藏(刘锡荣)

    宣德炉最早叫做宣德鼎彝器.介绍宣德炉最主要的有三本图谱,分别是明代吕震撰<宣德鼎彝谱><宣德彝器图谱>和明代吕棠撰<宣德彝器谱>.宣德炉是明宣宗年间的产物,宣宗在位 ...

  • 收藏殿堂 | 古玩名品宣德炉的欣赏和真真假假的识别

    古玩种类林林总总,其中有一些"知名品牌"历来是藏家们探索觅踪的标的物,大名鼎鼎的宣德炉就是之一.为什么宣德炉是"知名品牌"?收藏家许传播(曾任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 ...

  • 顾霆带你品鉴宣德炉的真伪

    作为宣德炉技艺传承人的顾霆,用心研究宣德炉十余年,很多人向顾霆老师咨询关于宣德炉真伪等问题.下面帮大家整理了一些品鉴宣德炉的内容. 在观感与手感上.宣德炉铜质达到润.细.柔.绵特别好,看上去如刚满月婴 ...

  • 顾霆谈真的宣德炉辨别方法

    宣德炉,是由明宣宗朱瞻基在大明宣德三年参与设计监造的铜香炉,简称"宣炉".宣德炉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运用风磨铜铸成的铜器.为了制作出精品的铜炉,在朱瞻基的亲自督促下,整个制作过程, ...

  • 大明“宣德炉”:共有117种,你知道多少

    焚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戾家! 这里说的是宋人的四雅.这四般闲事,今人还在做.在座的各位收藏家,基本上也是属于高人雅士,这风雅之事,其实更多的反应出人的内心修养. 除了这文人四雅,还有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