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课堂】跑步的重要两个阶段!

01

战立阶段

脚部接触地面前(即摆动阶段的最后20%),股四头肌群(主要是股直肌)非常活跃。一旦脚部接触地面,触地时产生的冲击力就会被肌肉(胫骨前肌和腓肠肌)、肌腱、骨骼、脚和小腿的关节分散。详细来说,这种分散是由3个相关但独立的脚部运动引起的:距下关节倒置和外翻足中部外展或内收,以及足前部背屈和距屈

在理想状况下,小腿结构中所产生的作用会让脚进行轻微的旋前运动,也就是后脚向内翻的动作。旋前运动会将脚落地时产生的冲击力分散到足弓表面,以缓冲对双脚造成的影响。当处于中立姿势而脚部没有进行旋前运动时,会造成脚的侧边单独接触地面,而无法缓冲落地时的冲击力。这种脚部动作所产生的生物力学会逐渐造成跟腱紧绷、小腿后部的腓肠肌拉伤、膝盖侧面疼痛及髂胫束的不适,另外,如果在中立姿势频繁地进行旋前运动脚过度旋前,胫骨内旋会引起胫骨疼痛,并导致小腿前部肌肉拉伤和膝盖内侧疼痛。忽略旋前或旋后运动、异常僵硬的足弓及过度运动的足弓都不是理想的脚部动作;而轻度至中度的脚部旋前运动才能有效地缓冲脚触地时所产生的冲击力。

站立阶段的最后一部分被称为推进或推动,或者说就是脚趾离地。运动员越擅长通过臀大肌和核心肌群将脚推离地面,并有意识地使用胫骨后肌,脚与地面接触的时间就越少。一般而言,与地面接触时间越少,则周期循环越快。并且在相同的步幅下,运动表现越佳。

02

摆动阶段

在刚开始接触地面和中立姿势定位之后,各种肌肉会通过协同工作的原理来实现推动的动作。这些肌肉包括胭绳肌、髋屈肌、股四头肌和小腿肌肉(腓肠肌和比目鱼肌)。

当一条腿正在完成站立阶段并进入摆动阶段时,另一条腿正在完成摆动阶段,并且正在准备开始下一个站立阶段,从而完成一个步态周期。在结束了与地面的接触后,第二条腿开始向前运动,这是由于骨盆的向前旋转和腰大肌引起髋关节同时屈曲的结果。当这条腿通过前摆阶段时,胭绳肌会拉长,从而限制了小腿的前伸,而小腿由股四头肌拉伸。当身体加速时,小腿和脚开始下降到跑步面,这样就形成了从头部到脚趾的垂直直线。

请注意,两个周期分别由两条腿各自完成,同时发生。当一只脚离开地面开始摆动阶段时,另一条腿准备开始站立阶段。跑步运动的这种动态特性,使得很难将所涉及的解剖部分分离出来。因为跑步与步行不同的是,势能(储存在物理系统中的能量)和动能(运动产生的身体能量)同时发挥作用。从本质上来说,跑步过程中所涉及的肌肉会不断地以兴奋剂(原动力)和拮抗剂(对抗或稳定运动)的形式出现,从而产生偏离心和向心收缩

跑步时站立阶段和摆动阶段身体核心的作用其实完全相同,也就是维持人体上半身的稳定性,这让骨盆会在正常的范围内进行扭曲和旋转。由于跑步的步态周期是由双腿分别在站立阶段或摆动阶段运动,因此在这个阶段中让骨盆稳定运动相当重要。在这里必须说明的是,不良的步态周期将导致人体的核心部分变得不稳定,从而造成运动损伤。

手臂为稳定和平衡提供了相应的辅助作用,但方式却略有不同。具体说,每只手臂负责平衡与其相对的一条腿,所以当右腿向前摆动时,左臂也随之向前摆动,反之亦然。此外,手臂会相互平衡,从而帮助躯干保持稳定和良好的姿势;还需确保手臂摆动的方向为由前至后,而不是左右摆动。相比之下,错误的摆臂方式不仅会妨碍跑者的跑步效率(当腿随摆动的手臂而摆动时,会缩短步幅),还会影响跑步的表现(因为糟糕的身体形态会显著增加能量消耗)。

考虑到步态周期涉及双腿同时进行循环--并且是身体的相同部分(即肌肉、肌腱和关节)同时执行多种功能-很可能会造成动力链发生故障或失效。这种故障通常是由于固有的生物力学不平衡而导致的,这种不平衡由于跑步动作的动态重复而加剧。

例如,股四头肌群和腼绳肌群都参与了步态周期的着陆阶段。股四头肌群拉伸腿部,腘绳肌群限制了膝关节的屈曲。由于股四头肌群非常强壮,腘绳肌群必须在最佳状态下运动,才能使动作流畅。如果腘绳肌群变弱或不灵活,则由此造成的失衡将导致损伤。

这个例子很明显地说明了解剖失衡的潜在伤害。为了防止发生这种情况及其他不良情况,大家需要一个全面的力量训练方案。通过开发主动肌与拮抗肌,以及强化关节功能,这些练习会达到相辅相成的效果。

【各距离训练计划】

【训练计划】5km目标16分钟

【训练计划】5km目标18分钟

【训练计划】5km目标22分钟

【训练计划】5km目标24分钟

【训练计划】5km目标26分钟

【训练计划】5km目标28分钟

【训练计划】5km目标30分钟

【31-47】10公里训练计划合集

【121-210】半马训练计划合集

【315-540】全马训练计划合集

【运动损伤相关文章】

【运动损伤】跟腱炎的再认识

小腿损伤篇:跟腱断裂

膝关节损伤篇:髂胫束综合症

膝关节损伤篇:髌骨肌腱炎

膝关节损伤篇:半月板撕裂

小腿损伤篇:踝关节扭伤

脚部损伤:足底筋膜炎

髋关节损伤篇:内收肌肌腱炎和体育疝

髋关节损伤篇:内收肌管综合征

髋关节损伤篇:内收肌拉伤

重要通知

(0)

相关推荐

  • 警惕肌腱的轻微疼痛

    导语:这是作者Devilegna根据自己的经历记录的从跑步第一天开始的60天记录,每天都有成长,每天都有新的知识,像是一步步打开新世界的大门,收获全新的自己.文底可以阅读本系列的全部内容. 肌腱受伤之 ...

  • 脚踝不同部位疼痛,预示着不同疾病,不能随便治疗

    研究显示,我们在跑步时,足踝接收地面向上反弹的压力,可能超过体重的4倍,而跳跃或撞击瞬间,可超过体重的12倍. 脚踝是距离地面最近的负重关节,也更容易受伤. 而不同部位的疼痛症状,通常预示着不同疾病. ...

  • 【跑步课堂】一天两套(练)训练,有效避免运动损伤,增加运动负荷!

    一天两套训练计划 坚持跑完规定的距离,并避免损伤,这是长跑运动员的关键.一天采用两套训练计划可使长跑运动员获得最佳平衡,并能避免受伤.两套训练计划互相配合,可增加运动量,而且由于放松跑的时间较多,这就 ...

  • 教师如何提高课堂组织能力?分两个阶段用这些方法轻松管理课堂

    教师的主要工作是上课,上课最能体现一位教师的水平.知识和教学能力是一方面,这些是很多展示课赛课看重的要素.但是在日常教学中,课堂组织教学的能力,如何让学生好好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是最考验一个教师水平的. ...

  • 【跑步课堂】跑步的Swing阶段,有哪些你不知道的内容!

    嗨,伙计们,这里是JP,这次我们将看看跑步周期的最后阶段,也就是SWING阶段!这一阶段发生在脚刚离开地面(下图左),并在它即将结束再次着陆的那一刻(下图右). 为了简单起见,这个阶段目前发生在脚在空 ...

  • 【跑步课堂】最新的急性损伤处理原则PRICES

    PRICES方法 大多数扭伤.拉伤和夹板固定的骨折都可以用PRICES方法进行处理,即保护.休息.冰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和支撑.必须保护受伤部位避免进一步的损伤,使受伤部位休息从而愈合.冰敷.加压包 ...

  • 【跑步课堂】什么是运动后过量氧耗?与氧亏的区别是什么?

    运动后 过量氧耗 运动后过量氧耗(excess post - exercise oxygen consumption:EPOC):运动后恢复期为偿还运动中氧亏及运动后使处于高水平代谢的机体恢复到安静水 ...

  • 【跑步课堂】Fartlek 法特莱克训练方法

    法特莱克训练 法特莱克(fartlek瑞典语)这个字相当于英语的SpeedPlay (速度竞赛),它的意思是在野外的自然环境中随意之所向以不断变化的速度进行长跑训练. 这种训练可以利用野外的一切地方作 ...

  • 【跑步课堂】浅谈运动中心率的认知?

    l 为什么你慢跑的时候,反而心率高于你快跑的心率? l 为什么你的心率达不到最大心率(预估值)? l 你的心率为什么偏高?动不动就快到最大心率了? l 心率训练具体怎么练?  关于运动心率与疲劳的知识 ...

  • 【跑步课堂】间歇训练法

    间歇训练法就是每跑一定的距离休息(即慢跑)一段时间的反复跑训练方法,它是培养长跑能力的训练方法之一.这种训练方法由下列的四个条件构成. (1)高强度跑的距离 (2)跑这个距离的速度 (3)在两次高强度 ...

  • 【跑步课堂】导致跑步上肢左右摇晃,可能和这些因素有关!

    公 告 个 人 自 述 <旅途者>是个人运营,没有团队!因为喜欢和热爱跑步,初心是传播知识!感谢北体大读研的机会,希望能够传播科学训练知识.健康运动理念!感谢支持.点赞.分享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