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脉象来判断太阳伤寒(感冒)症转变为阳明(肠胃)病?

为了更好把握太阳伤寒(感冒)症转变为阳明(肠胃)病,在《伤寒论》里教大家用不同的方法来辨别,前面是讲太阳伤寒(感冒)症发热的情况下是否发汗来判断是否进入了阳明(肠胃)病。这儿用脉象的变化来判别是否进入了阳明(肠胃)病。

伤寒论 第一百九十七条:伤寒三日,阳明脉大。

首先我先看一下对于伤寒的定义:

伤寒论 第三条: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伤寒的脉象应该是浮紧的,

而病人得了伤寒几天后,

脉象变成了脉大了,

也就是说脉象出现了变化,

之前也说过:不同的脉象代表不同的病症,

脉象改变了就意味着病症发生了改变,

脉大是阳明(肠胃)病的特征,

这表明病人由太阳伤寒(感冒)病转变为阳明(肠胃)病。

这儿脉象的变化确定病症的变化。

脉象是浮的,代表的病症是太阳(感冒)病;

脉象是大的,代表的病症是阳明(肠胃)病;

脉象是弦的,代表的病症是少阳病;

如果脉象是浮大的,那代表的病症就是太阳(感冒)病与阳明(肠胃)病并病;

如果脉象是浮弦的,那代表的病症就是太阳(感冒)病与少阳病并病;

如果脉象是浮的、大的、弦的,那代表的病症就是太阳(感冒)病、阳明(肠胃)病和少阳病的三阳并病。

上述文章只是个人在生活实践以及学习中的领悟,不免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还请学习爱好者予以指正,如有好的意见与建议也一并予以给出,本人不甚感激。

用药还需要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