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型学习,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设计型学习是一种常见的且重要的学习类型或方式,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它是经常存在和进行中的学习,但是对于它的研究却是很缺乏的。它在学校教育中的有意识有系统的得到重视是近期的事。
当前STEAM学习、创客教育的推广中,创造力培养得到重视的情况下,设计型学习开始得到了人们的关注。最近我在阅读《设计型学习:创客教育的实现路径》一书中,开始对设计型学习进行了学习和研究。
关于设计型学习的概念,此书的作者的界定我比较认同。
设计型学习是个体及共同体为改进现实、发展自身知识与能力,围绕真实、劣构问题中人工制品的功能、标准与结构进行的迭代拓展性的反思探究活动。
本质属性表现在:
1.设计型学习具有双重目的,从表层看在于创造应有生活:从内核看,它还具有个体及共同体发展自身知识与能力的目的。
2.设计型学习的对象是真实世界中的人工制品,学习者围绕其功能、标准与结构进行反思,进而阐述期望、阐明表现形式、建立评价标准、提出备选方案等。
3.设计型学习是人们通过与情境材料的互动,对真实、劣构问题进行主动求解的过程,本质上也是对人为世界有目的的创造性、决策性和规范性的探究活动。
4.设计型学习的主体在往复循环的迭代探究中,实现对客体的拓展性认识。
理想中,广义的设计型学习应该是可得的、泛在的、连续的、明晰的
(1)可得。可得意味着所有人有机会获得设计型学习。如今在许多国家,以设计为内容或手段的课程是通识教育的一部分。这意味着设计教育不再只是为职业所做的准备,它彰显出发展每个人智力的内在价值。它像文学、科学或数学样,已成为个人和集体知识文化的一部分,它犹如阅读、写作和计算一般,成为基本教育内容的一部分。
(2)泛在。泛在意味着设计型学习可以无处不在。泛在的设计型学习得到了信息技术、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支持。无论是专业实践还是教育,都可不再拘泥于设计工作室、教室等物理场所当中。虚拟工作室和虚拟大学可以昼夜不停地对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开放
(3)连续。连续意味着设计型学习贯穿于人的一生。人们公认教育是一个终生过程,这提示我们每个人在任何年龄都可以参与设计型学习,无论从个人选择出发,还是从为了追赶后工业技术的知识和技能考虑。
(4)明晰。有必要使设计型学习更加具有针对性。近年来,人们对设计型学习日益关注,发现其缺乏明确和便于理解的原则。教师针对发展学生基本的内在能力具有清晰的理解,对引导后工业时代的设计型学习至关重要。
广义设计型学习的主体、客体、时间与环境都是泛在的,是“泛在学习”的一种具体形式。
狭义的设计型学习限定于学校教育中的通识培养范围
设计学习与探究学习、项目学习、任务学习、问题学习等学习方式有关密切的关系,需要加以辨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图示表达如下:
项目学习、任务学习、问题学习都是从学习对象或学习载体的角度看学习,项目、任务、问题都是名词;设计学习和探究学习是从学习主体的行为方式角度看学习,设计、探究都是动词,是主体的学习行为。
设计型学习活动应该以双循环的方式展开(佘丽萍 2012 见下,图),包括两个基本的循环: 设计 / 再设计循环与调查 / 探究循环
通过不断地设计、再设计才能完成设计挑战,同时,在设计过程中遇到问题时需要探究相关知识, 因此设计型学习还需要调查 /探究循环。“设计型学习”实施过程中, 设计 / 再设计与调查 / 探究之间在不断循环,同时,设计 / 再设计内部和调查 / 探究内部也在不断循环。
设计型学习活动始于理解挑战, 当学生需要了解某个新事物时,他们参与调查 / 探究,调查 / 探究的结果为进行中的设计 / 再设计提供了内容、知识的支持。每个循环都整合了科学知识、设计、合作与交流实践,每个循环都涉及各种实际操作、反思与公开展示,以帮助学生阐释他们的经验, 澄清他们所学的知识, 并将行动与目标联结起来。在设计、检验、学习与再设计中,学生迭代工作,逐步精制设计方案, 逐步提高对科学概念的理解以及对科学实践的掌握,同时也使学习者的设计方案及作品越来越好。
设计型学习的实施有以下一些要求(陈忠 佘丽萍 2015):
1. 设计任务的真实性
设计型学习的任务一旦设计得空洞、被动,将会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性,解决问题的迫切型,以及问题解决后的成功感悟。因此设计任务要在学生自我设计的情境中层层深入的设计才能令设计学习富有挑战、富有乐趣。设计并不单单是一种设计假设,而是需要在不断调查、探究、设计、交流、再设计、分享经验的过程中,完成实际的设计产品。
2. 学习过程的迭代性
设计型学习以完成设计任务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学生为了完成设计任务,必须调用已有经验,并通过各种途径学习新知识,来参与设计。设计中遇到问题时再学习新知识,学到新知识后评价、完善自己的设计、不断建构和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这种不断地学习、设计、再学习、再设计的迭代过程能够使学生更深入地学习了知识和技能,提高了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和设计能力。
3. 团队的合作性
设计型学习经常伴随着小组合作和知识、经验的分享。常常一个问题在讨论合作过程中不但得到解决,问题本身的意义也得以升华,且优秀学生的思考过程也有示范性、借鉴性,让小组内的同伴共同体验成功与失败,更使得解决问题的严密性得到保障。
4. 教师角色的多样性
设计型学习模式中教师可以充当“指导者”,控制着设计型学习的整个流程,保证课堂能够顺利运行; 可以充当“促进者”,引导学生互相提出好的问题,并去探究问题的答案; 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促使学生不断设计、完善作品; 可以充当“合作者”,去帮助某些小组或同学完成调查、探究、设计任务; 可以“引领者”,引导学生对已有的知识进行总结等。教师要胜任教学过程中的多种角色,设计好每个环境,灵活机智地解决课堂即兴问题。
5. 学习效果的迁移性
设计型学习能够较好地解决那些 “貌似学会了,但却不会用”的问题。设计型学习来源于我们所熟知的学习和迁移。即我们在一种环境下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能够在另一环境中得以应用。在设计型学习中,学生在完成设计的挑战中

理解其中运用的知识与技能是多么的重要。在设计型学习中,学生被鼓励思考他们的经历,分享他们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这种方式使得他们面临相似的情景时,能够轻松地唤起已有的相似的认知。同时设计型学习中也会运用有用的暗示、支架,帮助学生想起忘记的一些事情,从而锻炼学生知识、技能的迁移能力。

(0)

相关推荐

  • 新课改下的逆向教学设计

    新课改下的逆向教学设计 传统教师的教学设计往往是先考虑教学过程,再考虑学生的学习结果.这样的教学设计,我们日复一日,月复一月,从来没有感觉有什么问题.现在有一个叫作"逆向教学设计" ...

  • 一字型、L字型、U字型,哪种厨房格局好?附厨房设计要点!

    厨房户型格局,一般是开发商预设好的,如果是精装房不重新装修,想要更改厨房格局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打算重新装修的话,又觉得现有的厨房不好用的话,那么就可以根据自家的居家生活习惯来优化厨房的格局了. 先来 ...

  • 茶室,设计的是一种意境

    茶的出现在中国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各朝各代对茶有不同的进化,长盛不衰,响誉全球!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凡来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礼仪是必不可少的. 世界上的很 ...

  • 宿命论vs成长型,两种爱情观你是哪一种?

    这是粥左罗的第 1503 期分享 作者 l KY  编辑 | 易小飒 来源 l KnowYourself(ID:knowyourself2015) 公号简介:引领身心健康的生活方式. 分享 l 粥左罗 ...

  • 掌握《周易》30个成语,学习30种为人处世之道

    在中国文化史上,<周易>被尊为"群经之首""六艺之源".几千年来,大到治国安邦,小到家务琐事,人们都习惯于到<周易>中去寻找答案. 今日 ...

  • 暑期10天小班课感受:教室学习是最高效的学习方式

    最近带着孩子上课,总是被身边的人各种不理解. 有人说:你是老师,自己在家不就教了吗?为什么还要去上课? 遇到下大雨,妈妈说:这次要不咱们不去了,你在家给她讲讲不就可以了吗? 朋友说:你家孩子未来一定学 ...

  • 学习三种高效的方法,帮你轻松缓解腰间盘突出

    腰间盘突出现在成为了大多数人的通病,所以我们要多注意生活中对腰部的保护,因为腰部真的很脆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法,如果你患了腰间盘突出,不妨试试京骨康,解决腰椎方面的问题特别管用, 另外,下面的方法也 ...

  • 看日本设计,学会9种排版技巧!

    说到日本的平面设计,我们很容易想到他们的海报设计,有很明显的日本特色, 尤其是文字排版部分,深受很多设计师的青睐,其实他们的图片排版也十分优秀,有很多打破常规的做法,而且比起文字排版更有参考的价值,因 ...

  • 血型真的决定寿命?A型、B型、AB型、O型,哪种更长寿?

    最近,小红去做了个体检,发现自己是O型血,高兴得不得了. 小红很早就听说O型血的人最长寿,就算是个20出头的年轻人,听到自己能长命百岁,那也真的是高兴地不得了. 但是,O型血的人真的长寿吗? 结果可能 ...

  • 景观设计中的8种构成方式,让你的方案充满设计感!

    几何图形是景观设计中不可缺少的设计元素,在景观设计中使用几何图形,如方形,圆形,椭圆形等组合,会使得空间富有秩序感,使场地易于控制和设计,增强设计的整体性,甚至最终能影响到设计的使用效果. 几何图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