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常见地貌类型(中)(新教材)
相关推荐
-
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港口、聚落选址)
知识点 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判断河流凹岸.凸岸,分为两种情况: (1)河道平直 ①判断左岸.右岸.先判断河流的流向,然后顺着河流的流向,左侧为左岸,右侧为右岸: ②判断侵蚀.堆积.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
-
【专题训练】2022年高考一轮复习专题训练13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
基础巩固 彩色丘陵(简称彩丘)是近几年才出现的地貌学名词.彩丘属于多种因素形成的丘陵状杂色岩石地貌,因其缤纷的色彩而被称为彩色丘陵.下图为祁连山中段北麓张掖丹霞地貌区和彩色丘陵地貌区地质剖面图.据此完 ...
-
微专题——河流地貌与冲淤平衡
[考情分析]年份考卷考查内容2020Ⅰ卷流水侵蚀对地表形态的影响Ⅱ卷河流沙金的形成过程2019Ⅰ卷以黄河小北干流河段为背景,考查流水冲淤作用对堆积性游荡河道的影响Ⅱ卷霍林河流域山前地表形态变化,考查流 ...
-
学术情境试题291:关洲河段河道变迁
以下是2021年湖南卷高考地理第19题,整理完这组试题,湖南卷的试题已基本学习完,第一组人口题,虽然图像来源于学术论文,但难度较小,还有一组关于水稻的综合试题,由于没有查到素材的来源,暂时不讨论. 1 ...
-
都江堰为什么伟大?很难相信,在两千多年前...
都江堰为什么伟大? 很难相信,在两千多年前,中国人对河流规律认识竟然能达到如此的高度. 在今天的水文学中有一条这样的水文学原理,即河流的曲流原理--河流有一种走曲线的趋势,河槽中的水流呈螺旋状向前流动 ...
-
教学设计:水循环(下)(新教材)
6.利用水循环原理解释地理现象 (1)内流河断流的成因 (2)沼泽地的形成 (3)湖泊面积缩小的原因 (4)土地盐碱化的形成原因 (5)分析修水库对河流径流及库区的影响 7.聚焦城市内涝 (1 ...
-
教学设计:水循环(上)(新教材)
一.新知导学 1.滚滚长江东逝水,为何长江入海口的海水不会因此上涨? 2.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水真的不复回了吗? 二.讲授新课 1.水循环的概念 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 ...
-
教学设计:常见地貌类型(下)(新教材)
(三)风沙地貌 1.概念:风沙地貌在风力对地表物质的侵蚀.搬运和堆积过程中所形成的地貌.亦称风成地貌. 2.分布:我国的风沙地貌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3.类型:可分为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两大类. (1) ...
-
教学设计:常见地貌类型(上)(新教材)
一.情景导入 1.人民币上的地貌景观 长江三峡 桂林山水 壶口瀑布 有"国宾洞"之称的芦笛岩风光 "桂林山水甲天下,芦笛美景堪最佳."芦笛岩由于风景秀美,接待过 ...
-
教学设计:气象灾害(中)(新教材)
(三)旱灾 1.旱灾分布 (1)世界旱灾分布 旱灾频发区: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的内陆地区,其中非洲的旱灾最严重. 拓展: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阿塔卡马沙漠(AtacamaDesert)南美洲智利北部 ...
-
教学设计:土壤(中)(新教材)
(接上)3.气候(1)干热环境--有机质积累少:(2)干冷环境--土壤形成速度较慢:(3)冷湿环境--有机质积累多:(4)湿热环境--土壤形成速度较快,风化作用和淋溶作用强土壤黏粒比重高. 湿热环境下 ...
-
教学设计:植被(中)(新教材)
(2)地貌影响植被 海拔不同,水热组合不同,因此在山区,不同海拔的植被不同. ①山地阳坡和阴坡的植被不同 ◆ 一般情况下,马尾松生长在阳坡而冷杉生长在阴坡(热量与光照) ◆天山北坡有森林而南坡没有以及 ...
-
教学设计:地貌的观察(下)(新教材)
(三)地貌观察的内容 1.高度 坡度 (1)基本原理 坡度=垂直距离÷水平距离 (2)坡度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①对耕作的影响 坡地耕作易引发水土流失,特别是在坡度大于15°的坡地上种植,一旦遇到暴雨,土 ...
-
教学设计:地貌的观察(上)(新教材)
一.情景导入 1.京张铁路 100多年前,詹天佑主持修建我国首条铁路干线-京张铁路.他在勘测八达岭线路段时,发现该路段线路坡度大,火车爬坡困难.他巧妙地将线路设计成"人字形",不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