滔河文化散文之二十八:文旅胜地清泉村
相关推荐
-
偏居一隅的滕州有着2800年历史最古老的那棵树
早就知道滕州有一棵2800年历史的古槐,就是一直没有见其真颜.2800年距离我们实在太遥远,换算起来应该是公元前790年 公元前770年西东周交替,距今2800年差一点.所以严格说,是西周时期. 中国 ...
-
竹泉古村赋
人间桃花源,竹泉古村行,风光无限好,疑似黄粱中. 星分奎娄,地邻莒蒙,县属沂南,镇隶铜井.右临香山河,左靠凤凰岭,背倚玉皇山,中有卧石龙①.刻石凤凰,翩跹起舞,常落宝地:龙山醴泉,潺湲吟唱,昼夜不停② ...
-
趣话铜井地名
地处沂蒙山腹地的沂南县铜井镇,历史上以金闻名,以水称奇.采金活动始于隋唐,<元和郡县志>载:"隋代牟州刺史辛公义开沂州矿."延续至今已有一千四百余年.水则有温泉.矿泉. ...
-
行走丨画中生境,宏村印象
初冬已至,深秋未远. 畅游"天下第一奇山"黄山乃是人生一大幸事,攀仙路,如梦幻:看巨石,赏奇景:宿山顶,观日出:登山巅,看云海.如此浪漫,何乐不为. 余兴未尽,回味无穷. 在即 ...
-
龙泉窑瓷器爱好者
明代中晚期开始,窑口减少,质量下降,龙泉窑瓷业逐渐衰落.据清乾隆<龙泉县志>卷三"物产"记载:"青瓷窑--明正统时顾仕成所制者,已不及生二章远甚,化治以后质粗 ...
-
新宁四大泉水
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新宁县有着四道神奇的泉水,它们分别是"龙泉"."温泉"."清泉"."止贪泉" ...
-
老北京的故事(北京八大处的第五处寺院)龙泉庵
龙泉庵是八大处的第五处寺院.明末清初时此处并存着两座寺院,一个是慧云禅林,另一个是龙王堂.龙泉庵又名龙王堂,位于大悲寺西北,慧云禅林建于明仁宗洪熙乙巳年(1425):龙王堂建于清顺治二年(1645)于 ...
-
滔河文化散文之二十四:发生周沟村的三次反夺权斗争
周沟村位于豫鄂两省交界处,情况比较复杂,虽然村庄已解放,但村政权还没有真正掌握在人民手里,群众有顾虑,工作难开展. 滔河文化散文之二十四 发生周沟村的三次反夺权斗争 文/朱吉红 郑重声明:本人公众号刊 ...
-
滔河文化散文之二十二:生于阮伙村的“水浒”原型英雄杨志
北宋末年,确实有一位名叫杨志的真实人物,他也曾落草为寇,后被朝廷招安.他悲壮的人生和小说中的杨志十分相似,很有可能就是<水浒传>中杨志的原型人物! 滔河文化散文之二十二 生于阮伙村的&qu ...
-
滔河文化散文之二十五:临河湾而居 靠水吃水的陈家湾村
陈家湾村位于滔河乡政府东约3.5千米处,上仓公路自西向东穿村而过.因村民居住在丹江河湾道处,又以陈姓居多,故名陈家湾. 滔河文化散文之二十五 临河湾而居 靠水吃水的陈家湾村 文/朱吉红 郑重声明:本人 ...
-
滔河文化散文之二十九:腊希华策反金仙洲
1951年,淅川县委组织部派张德娃.计士太,见到当时豫西南地下党负责人王锡章了解情况.王锡章当即手书:"腊希华同志为革命委身于敌." 滔河文化散文之二十九 腊希华策反金仙洲 文/ ...
-
滔河文化散文之二十一:蔡家村:明清时期的中药材集散地
蔡家村有一个药庄岭,得名于明朝成化年间(1465-1488).药庄岭附近有一个黄龙庙,明清这里曾是商客云集的中药市场,因此香客不断,香火旺盛. 滔河文化散文之二十一 蔡家村:明清时期的中药材集散地 文 ...
-
滔河文化散文之二十三 万家岭村:曾受联合国关注的人畜用水困难村
万家岭属浅山丘岭沟坡地貌,山上没有水,沟里打井挖不出水,吃水问题困扰了群众祖祖辈辈. 滔河文化散文之二十三 万家岭村:曾受联合国关注的人畜用水困难村 文/朱吉红 郑重声明:本人公众号刊发的所有作品均为 ...
-
滔河文化散文之十二(人物篇05): 生于下寨的“夜行将军”、“铁飞毛腿”金应敏
金应敏,男,原名金堤,1910年出生于滔河乡下寨村一个富户人家.1938年春,开封中文专科学校毕业.在开封上学期间受到了革命影响,思想进步,为人正直,被誉为"夜行将军"." ...
-
滔河文化散文之十九:二迁三地滔河街
经历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搬迁,滔河乡的街道更宽了,街灯更亮了,旧土木屋变成拔地而起的楼房,过去的小商店也已演变成几个大超市,人民更幸福了,心情更舒畅了. 滔河文化散文之十九: 二迁三地滔河街 文/朱 ...
-
滔河乡文化散文之二十:盆窑村:清代烧制陶盆的窑厂所在地 滔河流入河南的第一村 政治身份难明的地方富绅曹子怡
盆窑村的村名来历,不是依据村里姓氏或地貌命名,而是因为清代时村西有烧制陶盆的窑厂,所以取名盆窑. 滔河乡文化散文之二十 盆窑村:清代烧制陶盆的窑厂所在地 滔河流入河南的第一村 政治身份难明的地方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