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读书笔记(5)——以“道”为目标,走在“德”的路上
相关推荐
-
《道德经》第五章: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道德经>第五章 这一章是<道德经>中解读差别最多的一章,也 ...
-
老子《道德经》解读:第五章:天地不仁
第五章:天地不仁 [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注释] 天地不仁:天地是无所谓仁慈偏爱的. 这里的 ...
-
徐慎檀:《道德经》第五章释义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槖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这章继续讲"道"的作用.刍狗就是祭祀的时候用草扎的狗,在祭祀之前这个 ...
-
第五章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chu)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tuoyue)乎? 虚而不屈(gu),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本章讲述人道,以 ...
-
多言数穷 不如守中——《道德经》第五章
<道德经>(王弼本)第五章「原文」译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天地不仁义,将万物做了祭品.(天地,按规则往复运行.万物,沒有遵照天地规则行事失败了,成了祭品,而怪罪天地不仁.) ...
-
话越多越错,老子用《道德经》教大家:话多的人越要学会沉默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老子<道德经> 意思是:天地对待万物没有偏爱一说,它把世界万千物 ...
-
道德经读书笔记28.4|立心立功立言立德
朴散则为器, 圣人用则为官长. 这一章最后两句话的思想有点震撼,我想了一周才想通顺. 第一句"朴散则为器"就让人深思,然后拍案叫绝. 先来解析这句话. ...
-
道德经读书笔记32.1|为什么道大而朴小呢?
<帛甲老子>第三十二章简体版 道,恒无名,朴唯小, 而天下弗敢臣.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天地相合,以雨甘露. 民莫之令而自均焉.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 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 ...
-
道德经读书笔记25.6|孔子和老子的修道路线图
孔子的修道之路,就是<论语.为政篇二>里的那段: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
道德经读书笔记21.2|幽冥有道,道藏众父
2. 第二部分 幽呵冥呵,中有请也: 其请甚真,其中有信. 注释: [幽冥]视之无形,听之无声,谓之幽冥.--<淮南子·说山训> [请]请,谒也.谒,告也.--<说文>.可理解 ...
-
简放|读书笔记:交易的唯一目标是卖点比买点高,且能够不断重复
简放|读书笔记:交易的唯一目标是卖点比买点高,且能够不断重复
-
简放|读书笔记:你的交易目标是执行一个始终如一的策略
简放|读书笔记:你的交易目标是执行一个始终如一的策略
-
道德经读书笔记37|道经大结局—道恒无名
<帛书老子>简体版第37章 道恒无名, 侯王若守之,万物将自化. 化而欲作, 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辱. 不辱以情,天地将自正. 这是<道经> ...
-
道德经读书笔记36|柔弱胜强是怎么做到的?
<帛书老子>简体版第36章 将欲拾之,必固张之: 将欲弱之,必固强之: 将欲去之,必固与之: 将欲夺之,必固予之: 是胃微明. 柔弱胜强, 鱼不可脱于渊, 邦利器不可以视人. 这一 ...
-
道德经读书笔记35|执大象天下往
<帛书老子>简体版第35章 执大象,天下往: 往而不害,安平大. 乐与饵,过格止. 故道之出言也,曰: 谈呵,其无味也. 视之,不足见也, 听之,不足闻也, 用之,不可既也. 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