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以修身,闲以养性”:宁静之气实在是人生的一种贵气

中国人一直讲究“静以修身,闲以养性”。宁静之气实在是人生的一种贵气。大凡成功的人,一般都能为人处世不张扬,静水流深。他们“宰相肚里能撑船”、“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往往都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喜欢在宁静中思考,不被矛盾束缚,不被欲望捆绑,拥有和谐的生命,拥有长久的快乐,拥有真正的自由。

老祖宗有一句话,讲透了宁静之气的好处。

天地间真滋味,惟静者能尝得出。

天地间真机括,惟静者能看得透。

意思是说:天地间万物的真正的滋味,只有内心平静的人才能体味出来。天地间万物的真正的法则,只有内心平静的人才能看得透彻。

世界是动荡不羁的。日升月沉,潮起潮落,白云苍狗,沧海桑田,一切都在急剧变化之中。一个人为你适应这个千变万化的社会,必须学会适应,以静制动。

灯动不能照物,水动不能鉴物。人性也是这样,动则万理皆昏,静则万理皆澈。可以说,人生一刻也离不开一个静字。一个人,只有真正地静下来了,才能尝得出天地间的真正滋味,才能看得透天地间真正的玄机。

安静和缓,实在是为人处世的大智慧。

静能制动,沉能制浮。

宽能制褊,缓能制急。

意思是说:安静可以克服躁动,沉稳可以克服浮躁。心胸宽广可以克服 心胸狭窄,做事平缓可以克服冲动。

从中我们得到启发,日常生活中,待人接物,一是要安静沉稳。要沉得住气,从容不迫,不慌不忙。要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猛虎逼与后而心不惊”的镇定。不能稍有困难就心神不宁、心浮气躁。

二是要宽宏大量。要像“静水”那样态度柔和;要像“流深”那样胸中藏有万千丘壑。不能小鸡肚肠,心胸狭窄。否则,就有可能像《三国演义》里的周瑜,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感喟,被诸葛亮活活气死。

总之,一个人一定要努力培养自己的宁静之气,学会安静,做一个安静的人。

安静是一种修养,安静是一种力量。安静的人,意志坚定;安静的人,目标专一;安静的人,善于思考;安静的人,做事冷静;安静的人,宠辱不惊;安静的人,生活优雅。

(0)

相关推荐

  • 清净篇

    在每日纷繁.复杂的环境中,给自心留一方静土自然之道靜, 自然之道静,故天地萬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陰陽勝. -<阴符经> 生命的最强力量,来自于极致的宁静! 人能常清静,天地奚皆归.静能生慧 ...

  • 【周一问候】事业芝麻节节高,好运连连天天妙。愿朋友清晨好心情,早安!

    黄道吉日 早上好,今天是2021年5月3日,星期一,三月廿二,辛丑年[牛年]壬辰月 辛亥日! 宜:结婚.领证.出行.订婚.安葬.旅游.求嗣.祈福.祭祀.纳财.捕捉.嫁娶.纳采.立券.竖柱.栽种.斋醮. ...

  • 悟石德而养性,通石理而修身!

    赏石,既是祖国的传统文化,又是一门博大精深的综合性艺术,一方观赏石拥有大自然赋予的无与伦比的美学感染力,它能给人以艺术享受. 如果没有天然形成的观赏石物体,那赏石艺术,就无从谈起.人发现了观赏石,静心 ...

  • 出门风险大,在家画幅画,既能修修身,又能养养性!

    出门风险大,在家画幅画,既能修修身,又能养养性!

  • 01修身之圭臬,养性之宝典

    修身之圭臬,养性之宝典 --每天读几句<围炉夜话> 中条山客 01教子于幼 日检己心 [原文] 教子弟于幼时,便当有正大光明气象:检身心于平日,不可无忧勤惕厉功夫. [今译] 教育子孙后代 ...

  • 02修身之圭臬,养性之宝典 ——每天读几句《围炉夜话》

    修身之圭臬,养性之宝典 --每天读几句<围炉夜话> 中条山客 02学友善行,尊圣教诲 [原文] 与朋友交游,须将他好处留心学来,方能受益:对圣贤言语,必要在平时照样行去,才算读书. [今译 ...

  • 十副修身名联,十句养性箴言!

    立志不随流俗转 留心学到古人难 水能性淡为吾友 竹解心虚是我师 光阴似箭催人老 日月如梭赶少年 瓶花落砚香归字 风竹敲窗韵入书 斗酒纵观廿四史 炉香静对十三经 拣茶为款同心友 筑室因藏善本书 悦心不厌 ...

  • 十幅修身名联,十句养性箴言!

    立志不随流俗转 留心学到古人难 水能性淡为吾友 竹解心虚是我师 光阴似箭催人老 日月如梭赶少年 瓶花落砚香归字 风竹敲窗韵入书 斗酒纵观廿四史 炉香静对十三经 拣茶为款同心友 筑室因藏善本书 悦心不厌 ...

  • 《人生感悟荟萃:*【国学12道】教我们:为人处世,养性修身,韬略统驭,天地生死……之道》

    [国学12道]1.孔子:为人之道:2.老子:处事之道:3.庄子:养性之道:4.孟子:君臣之道:5.荀子:学习之道:6.孙子:韬略之道:7.管子:教练之道:8.韩非子:统统驭驭之道:9.鬼谷子:权谋之道 ...

  • 10句哲理老话儿,静心,修身,养性

    [01] 视听言动,决去非礼:喜怒哀乐,务求中节 原文: 身者不可不修也.身者父母所属望,而子孙所观型者也.故必敬以持己,恕以接物.视听言动,决去非礼:喜怒哀乐,务求中节,庶身可修,而家可齐矣.< ...

  • 修身与养性

    古人将修身养性相提并论,融为一体,其中许多有益的观点值得我们借鉴. 心平以和气 中医认为,怒气过盛伤肺充血,暴喜过度气血涣散,思虑太甚弱脾胃.现代社会竞争加剧,更要戒浮躁之心,要善于克制与自我排遣,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