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人拙著:智慧的灯/ 第一章*第五节 4
相关推荐
-
《天道》中,丁元英说:“言语道断,一说就错。”是什么意思?
寂空涅槃是目的,像如何达到睡觉那样不是靠说.教,就能解决的事儿.什么叫"睡眠"每个人都经历过,也能说清楚,但"涅槃"不是每个人都体验过,或者经历过了.但自己不知 ...
-
八仙过海《东游记》讲仙界怎样打造精英伏魔团,主题曲好听
天有天道,神有天规,有天道即有违反天道之人,有天规也即有违反天规之仙人,意味着神界也有纷争.在<中元节鬼节说鬼:阴曹地府是神界司法监狱.投胎转生系统>一文中曾说过"神界也有善恶, ...
-
草人拙著:智慧的灯/ 第一章* 第五节 5
六.本体之有我 古印度各派论师,在说世界有情与轮回解脱时,都涉及到本体这个"我".关于"我"之说,虽然众说纷云,但共同点都是说有我:只有佛教秉持无我说,这是释尊 ...
-
草人拙著:智慧的灯/第一章*一节
第一章 略说古印度宗教文化思想 佛学泰斗印顺法师说:"佛教乃内本释尊之特见,外冶印度文明而创立者,与印度固有之文明关涉颇深.故欲为印度佛教流变之鸟瞰,应一审佛教以前印度文明之梗概.&quo ...
-
草人拙著:智慧的灯/第一章*二节
第二节 印度古代宗教性的典籍 印度古代宗教,以婆罗门教为主.为最,其它宗教的出现,也是公元前6世纪以后的事.婆罗门教所信奉的根本圣典是<四吠陀>.<四吠陀>由"吠陀 ...
-
草人拙著:智慧的灯/第一章*三节1
第三节 印度古代宗教思想要点 上节讲到,<四吠陀>从狭义上讲,是指"吠陀本集",即<梨俱吠陀><娑摩吠陀><夜柔吠陀><阿闼 ...
-
草人拙著:智慧的灯/第一章*三节3
第二小节 <梵书>时期 在第二大节讲到,古印度婆罗门教所信奉的圣典是<四吠陀>(指广义.由"吠陀本集"和"吠陀末书"两大部分组成).而 ...
-
草人拙著:智慧的灯 / 第一章*三节4
第三小节 <奥义书>时期 <梵书>之后,又依次出现<森林书><奥义书>.而<梵书>是关于祭祀仪规的书,规范祭祀仪式:<森林书> ...
-
草人拙著:智慧的灯/第一章*四节1
第四节 各流派出现 之前,因<吠陀>本集(<梨俱吠陀><娑摩吠陀><夜柔吠陀><阿闼婆吠陀>等四吠陀).<吠陀>末书(< ...
-
草人拙著:智慧的灯/第一章*四节2
4.正理论派--正理,梵语为"尼夜耶",原义为论理,我国将尼夜耶译作正理.正理论的根本经典<正理经>,相传为阿义波达乔达摩所造.此派专作理论研究,最早渊源于对<吠 ...
-
草人拙著:智慧的灯 / 第一章* 五节 1
第五节 各流派思想概要 一.关于法体解读 法体,即指诸法的本体.古人在"万物有灵"的思想支配下,认为宇宙万有都有灵性,所以诸法本体便由物质与精神两方面结合而有种种现象.但古印度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