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一种经历和一种精神

(好多年没有见到老罗了。这是当年为他的展览写的前言。一个宣传红安的人,最后也在生活中湮于无声。这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的沉默。)

一个人,一种经历和一种精神

    俗话说,月是故乡明。

    一个人无论走到哪里,生活得怎么样,他都永远无法摆脱故乡带给自己烙印,都无法割裂自己的生命之根和文化之根。

    这个根,便是我们曾经共同拥有过的家园,我们每个人都是从那个家园里走出的。在那里,有着我们祖祖辈辈耕耘和奋斗着的理想。在那里,一代代的人曾默默无闻地挣扎和呻吟,曾热血激昂地呐喊和抗争。但在写满了英雄的历史里,民众之声总是被我们忽略。弱到我们在回忆自己的家乡与家族的时候,我们面对的是感情上不愿承受的苍白,因为我们竟然不知道,我们自己的祖上,曾经有那么多的人,也曾像我们今天一样,为着理想和自由,为着幸福和梦想奋斗过,努力过,悲伤过,叹息过和牺牲过。

    那些人,也许是我们的祖父,或者是我们的爷爷,再或是我们根本叫不上名字的什么亲人。他们亡灵于地下,含笑于九泉,尽管我们可能并不知道他,但我们的生命来之如此,我们的种族来之如此,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如此。

红安,原名黄安。自明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建县,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本来,这个人口和面积均属中等偏下的小县,也可以像其它大多数默默无闻的县城一样,永远平平静静地生活下去,微波不兴,其名不扬。可它偏偏在刚刚过去的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以降,却声震遐迩,名扬中外,产生了董必武、李先念两位共和国主席,韩先楚、陈锡联、秦基伟等61名人民解放军将军,以及171名师级、军级的人民军队将领。

那里曾是著名的黄麻起义策源地。

那里曾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

那里曾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的诞生地。

那里是红二十五军和红二十八军的创始地。

为创建新中国,争得自由、平等和幸福,那里曾有14万红安儿女壮烈捐躯。因而建国后,“黄安”被改为“红安”。

1958年12月7日,毛泽东主席在邓小平等同志的陪同下,在武汉洪山宾馆接近红安县干部代表时鼓励大家“要继续努力,保持红安永远红”。

20世纪80年代,一部《两百个将军同故乡》曾令世人嘱目,一时洛阳纸贵,将军县声名鹊起,引来了外来者的惊奇和尊敬。世人把目光聚焦在中国大地版图上的中原腹地,寻找着大别山麓深处的“真不简单”的“小小黄安”。

百年际遇,风云变幻;岁月如歌,杜鹃啼血。红安人们在苦难中一天天挤尽苦水,在这块贫脊的土地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当我们至今还为先辈的“不要钱,不要命,就是要革命”而骄傲的时候,我们可曾想过,在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的同时,这种精神却渐渐遥远和陌生下去?当物质生活满足了我们最初的理想的时候,我们是否应该像无数先辈们那样,永远继承与传扬“红安精神”?

罗厚斌,一个普通的红安之子,8岁丧母,13岁丧父,乡亲们把他拉扯成人,送他参军入伍。18年来,为让后人记住红安,记住老区里发生的一切,他魂系红安,热爱红安,不计名利,自费宣传红安精神,足迹踏遍十几个省,采访了近200位老红军,收集了他们的印迹签名,以图建立一个“红安革命历史资料馆”,达到“宣传红安,学习红安,建设红安”的目的。所到之处,李先念的夫人林佳媚、徐向前的夫人黄杰和各位黄安的高级将领及其后代等欣然签字盖章,大师启功、季羡林、李铎分文不取,欣然题字……不少人忆起往昔峥嵘岁月,涕泪滂沱。

这位红安之子,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再写了黄安人的骄傲。这是来自民间的骄傲。他,他的行动,以及他的精神,告诉了我们,过去是如何的不易,今天应该如何珍惜。

当他把这些题字及珍贵的照片摆放在人们眼前的时候,不少人眼睛湿润了。在当前大力宣扬和实践代表最先进的文化之时,我们认为,这些题字及照片就代表了最先进的文化!它让我们骄傲也让我们警醒,它让我们惭愧也让我们奋进。

这是来自一个人的记忆和回顾,也是全体为新中国作出了巨大贡献者与牺牲者的集体记忆和回顾。尽管它在艺术上有着并不完美的地方,可我们却从中看到了艺术的力量和榜样。因为我们今天的血管里,依然还流动着他们的血液,有他们不屈的灵魂,还有着人世间更为崇高的——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理想。

愿红安魂和红安精神永远发扬光大。(2003年)

(0)

相关推荐

  • 一堂行走三十八年的思政课

    湖北省黄冈红安县,黄麻起义的发生地和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摇篮,著名的将军县,革命战争年代,这里走出了223位将军.1983年,武汉科技大学在红安建立革命传统教育基地,通过不间断地宣传教育,将" ...

  • 主席的秘密营地

    ◆  ◆  ◆ 鲜为人知 主席的秘密营地 ◎张云涛 谨将此文献给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赓续红色血脉,经受灵魂洗礼,继往开来,在追梦圆梦中坚定永远跟党走的信念,汲取奋勇前进的智慧和力量."徐弭节 ...

  • 传承红色基因,延续文化记忆——院校红色记忆大讲堂第十讲开讲

    红色基因既书写在革命文献和歌谣中,也存在于革命者及其后辈鲜活的记忆中.26日上午,院校红色记忆大讲堂第十讲开讲.本次讲堂邀请了刘忠将军之女刘蒨女士作题为<长征先锋中的先锋--我的父亲刘忠中将&g ...

  • “红色韩彦” 征文 | 韩彦,我骄傲的故乡 | 作者:​李舒文

    凡发表于大河文学的作品,将自动同步发布于腾讯新闻.腾讯快报.凤凰新闻.网易新闻.360图书馆.一点资讯等六大媒体平台,被多渠道传播.阅读量较高的文章还将发布于人气火爆的今日头条.百家号.搜狐新闻.简书 ...

  • 全中国亏欠最深的恩情:“第一将军县”14万儿女,无一生还......

    华人星光(ID:hrxg2020)原创内容 作者:华人星光 转载请联系后台授权 2021年9月3日, 对全中国而言是一个特殊的日子, 今天,是中华民族, 抗日战争胜利76周年纪念日, 英雄血泪,换我山 ...

  • 真实经历 | 这6种时间管理思维,彻底逆转了他的人生

    目标的坚定性是品格上最重要的力量来源之一,也是成功的工具之一. 笔记新知官第二期对话有道云笔记深度用户,知识管理领域的创作者:常青,分享他的人生经历和时间管理经验,交流以下几个问题: (1)如何做出有 ...

  • 孤独是一种经历,孤独是一种幸福!

    孤独的眼睛,是我唯一的视线,多少的善良,藏着一个人的梦,内心世界的懂,藏着一个风花雪月,多少冷,藏着人生的枯萎,多少的泪,藏着一个人的全世界,再见的遥不可及,只是内心的荒废. 世界如此的变化,内心如此 ...

  • 练拳是一种经历,“由明到暗”,或许对你有所启发

    横渡一千年,恒河沙世界.意这个东西,很神奇.高手不用劲,却特整极沉,精神一聚,骨感坚实,窍空间灵动,术变非常巧妙.对于初学,必须按部就班,该抻筋抻筋,该结构结构,扎扎实实,练它几年,浑身摘开了,顺通了 ...

  • 读书可以经历一千种人生,不读书的人只能活一次

    读书可以经历一千种人生 不读书的人只能活一次 文:林语堂 编:李强 当我们把一个不读书者和一个读书者的生活上的差异比较一下,便很容易明白,那个没有养成读书习惯的人,以时间和空间而言,是受着他眼前的世界 ...

  • 人生下半场,必须要经历这三种失去

    有人说: "人生分为上半场和下半场,上半场最怕的是错过,下半场最怕的是失去." 是啊,年轻时,我们奋力拼搏,唯恐错过人生的每一次华丽转身. 年纪渐长,才渐渐明白,人生最怕的是失去. ...

  • 苏东坡有五首诗词,既是人生五种经历,也是做人五种境界

    境界是怎么来的.它是佛家的一种专业术语,是人对外界的一切感知,后经王国维先生将"境界"一词引入诗词鉴赏中,随后"境界"得以推广普及.一个人的境界绝不是凭空得来或 ...

  • “经历一千种人生”的方法,已Get!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但对爱书之人来说,其实日日都是读书日."读书可以经历一千种人生,不读书的人只能活一次",多少对世界的惊奇,对审美的培养,对故事的感受--都是书带给我们的. ...

  • 你有没有一种经历——经常梦到已经去世的亲人

    很多人很困扰这一点,一方面自己会想见他们,梦里出现他们的时候,感觉就像他们活着一样温馨,充满激动,醒来后的失落,或夹带着的惊恐,就让做梦人百感交集了.有过世亲人梦里一起过日常生活的,有在梦里训斥或打骂 ...

  • 苦尽甘来,死地后生:如果你正在经历这四种苦,也就离翻身不远了【一点资讯】

    家中的老一辈曾说:"人这辈子就是吃苦的过程,吃得多了,不一定能迎来生天,可如果不吃,永远都只能是浑浑噩噩地过日子." 苦难,有些时候的"磨人"的.它就像磨刀石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