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读《古文观止》】重德轻财——《叔向贺贫》

叔向对韩宣子说:祝贺你的贫穷。嚯!我们一般人逢年过节,见面都是“恭喜发财”,谁敢“恭喜受穷”。谁要是搭错了根筋,对别人说了这句话,一定被别人打得满地找牙。

叔向这脑回路很清奇啊!

说到叔向,初识他时,是在《祁奚请免叔向》中。非同一般的叔向,因牵连坐牢,他这坐牢跟度假似的——“优哉游哉,聊以卒岁”。国君之前的大红人乐王鲋主动提出要来救他,他还老大不乐意的不理睬人家,觉得只有德高望重的”祁奚“才能救他。果然。

再识叔向是在《单子知陈必亡》中认识夏姬时。夏姬春秋时代四大美人,美到男人碰着她就要死。这夏姬与巫臣上演了一场惊天动地私奔后,生了一女儿。也是美得惊天动地。叔向看上了,要娶。他母亲不同意,他也犹豫了。最后晋平公插手,强迫叔向娶了夏姬的女儿。

只要是个男的见了美人都会心动,柳下惠这样的男人是极稀罕之物了。

而这次算得上第三次了。叔向跟别人贺贫来着。

中国文化是重德文化。看了这么些篇的《古文观止》可见不止一斑了。反正动不动就用“德”来大作文章。贫穷不是罪过,甚至还有点“我穷我骄傲,你富你罪孽”的味道来了。

在《山木篇》中,说一次庄子穿着大补丁衣服去见魏惠王,魏惠王问他“何先生之惫邪”。你怎么这么狼狈?庄子回了句“贫也,非惫也”。说我不是狼狈,是我太贫困了。看看先贤们,对于这个贫,是不难为情的,虽然这一天天的吃了上顿没下顿的,依然贫得很坦然。

《国王的演讲》中的王后来到罗格陋室时,罗格说了句“安贫乐道就是富”。一下子就觉出了这位人生导师的境界来。瞬间被罗格圈粉。而这句话的源头出自《论语》。道德的修为总是要大大的高于财富。

中国文明是农耕文明,一直以来都是重农抑商。所以商人一直处在社会的层底,吕不韦这个大商人看着商人没个出路就花了大价钱去跟政治做了大买卖。脱去了商人的印迹,成了个政治家。

叔向贺贫倒也不奇怪了。韩宣子你贫但你有德啊!

那韩宣子是怎么个穷法?倒不是像庄子似的吃了上顿没下顿的。他怎么着也是晋国的卿。他只是跟同级别的卿相比少了交际费。为此,他发了愁。

叔向跟他举了两大活生生的实例。一是栾武子三代人。栾武子因重德行,遵法制,而名闻于诸侯各国。各诸侯国都亲近他,一些少数民族都归附他。

看看这不是钱能办到的,只有德办到了。而他的德还保护骄傲自大,奢侈无度,贪得无厌,犯法胡为,放利聚财的儿子免灾。

而栾武子的孙子怀子虽然像爷爷似的看中德行修为,但是因为爸爸德行太差了而受了连累逃亡到楚国去了。

按这个逻辑,上一辈修德不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子孙后代。

叔向又举了个反例——郤昭子。他的财产抵得上晋国公室财产的一半,他家里的佣人抵得上三军的一半,他依仗自己的财产和势力,在晋国过着极其奢侈的生活,最后他的尸体在朝堂上示众,他的宗族在绛这个地方被灭亡了。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灭顶之灾。只因无德!

现在你韩宣子有栾武子式的清贫,我又觉得你可以继承他的德行。所以“贺贫”。这清贫是“栾武子” 式的。格局就高大上了。

一句话概括就是,你就安贫乐道吧!

韩宣子特别听得进这话,对叔向行了大礼,下拜并叩头说:我正在趋向灭亡的时候,全靠你拯救了我。你的恩德不敢独自承受,恐怕从我的祖宗桓叔以下的子孙,都要感谢您的恩赐。

听得进劝的人,总是很讨人喜欢的。

这是德行VS财富。那德行是可控的自我修为,而古时的财富如何来?门路一定不多的。不像现在改革开放四十年,搞活的就是经济建设。

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在现在特别的重要。不能因财忘义丢德。德财兼顾是最好的了。二者并不是掐架的关系。

叔向的“贺贫逻辑”,虽有点牵强,但传达的理念在当时是很有效用的。只是韩宣子还是韩宣子,在执政期间不断壮大着他的家族,为以后的三家分晋做好了充分的物质准备。

系列回顾

【歪读《古文观止》】知人知面又知心——《祁奚请免叔向》

【歪读《古文观止》现象即本质——《单子知陈必亡

【歪读《古文观止》】劳则善,逸生恶?——《敬姜论劳逸》

秋高

气爽

(0)

相关推荐

  • 《国语》的智慧:叔向贺贫,恭喜你穷得叮当响!_晋国

    2019-05-06 11:35 <国语>乍一听像是语言学著作,实际是一部记载西周到战国前期的史书,作者是那位写了<春秋左氏传>的左丘明.<国语>也被称作<春 ...

  • 成公·成公八年 晋国二三 从善如流 搜孤救孤 莒子无防

    [经]八年春,晋侯使韩穿来言汶阳之田,归之于齐.晋栾书帅师侵蔡.公孙婴齐如莒.宋公使华元来聘.夏,宋公使公孙寿来纳币.晋杀其大夫赵同.赵括.秋七月,天子使召伯来赐公命.冬十月癸卯,杞叔姬卒.晋侯使士燮 ...

  • 成公十八年 厉死悼立 八卿复霸 齐杀国佐

    [经]十有八年春王正月,晋杀其大夫胥童.庚申,晋弑其君州蒲.齐杀其大夫国佐.公如晋.夏,楚子.郑伯伐宋.宋鱼石复入于彭城.公至自晋.晋侯使士□来聘.秋,杞伯来朝.八月,邾子来朝,筑鹿囿.己丑,公薨于路 ...

  • 巴金:我文学的启蒙老师

    - 01 - <古文观止>是清人所编的文学读本.之所以起名为观止,是因为该书所选的均是从东周到明代让人叹为观止的佳作,是历代古文的精品.很多精通古文的学者正是通过这本书敲开了古典文学的宝藏 ...

  • 襄公七年 郊而后耕 费县冶镇 韩厥告老 敌体并登 郑僖失礼 陈侯逃归

    [经]七年春,郯子来朝.夏四月,三卜郊,不从,乃免牲.小邾子来朝.城费.秋,季孙宿如卫.八月,螽.冬十月,卫侯使孙林父来聘.壬戌,及孙林父盟.楚公子贞帅师围陈.十有二月,公会晋侯.宋公.陈侯.卫侯.曹 ...

  • 【歪读《古文观止》】美德vs钱财——《子产告范宣子轻币》

    看了这一篇,两个感觉特别的强烈.一连三篇都出场的范宣子特别能听得进话.只要别人的说得合乎情理,他都乐意接受,并改正.这一点特别令人佩服.同时也感受到范宣子对于"品德名声"是极看重的 ...

  • 【歪读《古文观止》】周郑交质

    我读不懂古文,在于相关知识的"贫".补,一时半会补不来,也不一定补得上.记忆现在也不太愿意配合.只能硬啃些边角料,心里不免惴惴.想想读高中的女儿没有选历史,心下可惜,自私作祟. & ...

  • 【歪读《古文观止》】石碏谏宠州吁

    <石碏谏宠州吁>,信息量很大. 全文内容概括而言: 卫庄公娶齐国太子得臣的妹妹庄姜为妻,庄姜美而无子,庄公从陈国娶了厉妫,生了儿子,早夭.陪嫁的妹妹戴妫生了桓公.庄姜视为已出. 卫庄公的有 ...

  • 【歪读《古文观止》】臧僖伯谏观鱼

    全文可概括为一句话:言语行为都要注重的自己的身份地位,否则就是坏了礼法.一国之君更是如此. 打个小比方,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不能出入酒吧.赌场.歌舞厅等场所,更不能口出粗鄙之语.否则就坏了" ...

  • 【歪读《古文观止》】郑庄公戒饬守臣

    <郑庄公戒饬守臣>读来颇费劲.字不认识,句读不通,意思整不明白.磕磕巴巴的硬啃歪解一番,也算缓解当下"疫情"之焦虑. <古文观止>才看到第五篇.就有一种非常 ...

  • 【歪读《古文观止》】臧哀伯谏纳郜鼎

    <臧哀伯谏纳郜鼎>其历史背景如下:鲁桓公二年,宋国大夫华督弑宋殇公拥立宋庄公.鲁桓公与齐僖公.陈桓公,郑庄公联合共同承认宋国的变局,宋国对四国进行了贿赂感谢.鲁国得到一郜鼎.鲁桓公把郜鼎置 ...

  • 【歪读《古文观止》】季梁谏追楚师

    <季梁谏追楚师>看着特别刺激,一种阴谋被识破的满足畅快感. "随国"虽小,却很不一般!随国现处于让人敏感的湖北省随州市.周王朝为了夺取战略物资"铜" ...

  • 【歪读《古文观止》】史上牛叉一战——曹刿论战

    读罢<曹刿论战>,叹为观止! 区区二百来字就把这场史上著名的战役描绘得如此生动,仅通过曹刿与鲁庄公间简洁的对话及几个动词将人物刻画入木三分,跃然纸上.通过"论战"将思想 ...

  • 【歪读《古文观止》】唇枪舌剑——《齐桓公伐楚盟屈完 》

    打仗,可战马长枪,亦可唇枪舌剑.读完<齐桓公伐楚盟屈完>感叹人的嘴真不是光用来吃的. 01 先跑个题 齐桓公就是当年跟公子纠争抢君位的公子小白.春秋五霸率先崛起的第一霸主.而齐国的崛起离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