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春拳·十二式藤圈手

以武学打开世界

咏春拳藤圈手为大多咏春门人所忽略的基本功法。它基本包含了咏春拳上三路的主要手法,身法和心法。通过藤圈有限的空间来规范练习者出手的角度,方位和力量。增加肩,肘,腕三个关节和韧带的柔韧性和灵活性。加强双手配合使用的流畅协调性别。并可通过藤圈和桥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桥手的听劲能力。并可快速,准确,自然地表达咏春拳的守中用中,沉肩坠肘,含胸拔背的要求。从而使咏春拳手能潜意识应用子午线攻防技巧的习惯。为以后练习小念头,沉桥,标指,木人桩打下坚实的基础。可以说掌握了藤圈手,就基本领会了咏春拳的主要思想。就可在近身搏击中发挥强大的作用。望诸君珍之,惜之,习之。

1.总式

代表了整个藤圈手的主要思想,咏春拳术的手法的主要难度都包含在内,只要练号总式,基本解决咏春拳术的招式的定型问题。

2.松肩

主要练习肩关节的柔韧性和灵活性。

3.里练阴阳掌

练习归铮的原理,更易表达咏春拳的中线原理。

4.圈手

练习腕部的柔韧性和灵活性,咏春拳的招式变化大多表现在腕部。

5.枕手

练习向下切桥的发劲方法。

6.外廉

为咏春拳的主要手法之一,练习在中线直出直入的攻防技法之一。有里练阴阳掌为基础,就较易解决此式。

7.耕手

为咏春拳的代表手法之一,特点在于中线切面转换手桥,难度不大,但常用,建议多练。

8.扑翼掌

两手腕挂在藤圈,限制两手桥的变化空间。主要学会左右转腰化劲和发劲。

9.三品掌

为咏春拳非常有代表性的手法。主要表达拍打、耕打和摊打。练好此手法,就更易在运作中变换手法。

10.半摊膀

和耕手为姐妹手法,方向相反。

11.内廉

和外廉手为姐妹手法,外廉手是一手桥由中线向外遮拦发劲,一手配合冲拳发劲的攻防手法。

12.三星捶

以藤圈挂在手腕上,利用藤圈的限位和圆的原理连续冲拳,产生的离心力,自然地增加出拳的频率,同时增加手桥的力量。

(0)

相关推荐

  • 咏春藤圈手训练功法

    咏春拳藤圈手为大多咏春门人所忽略的基本功法.它基本包含了咏春拳上三路的主要手法,身法和心法.通过藤圈有限的空间来规范练习者出手的角度,方位和力量.增加肩,肘,腕三个关节和韧带的柔韧性和灵活性.加强双手 ...

  • 洪拳一段二十一二十二式弓步双挂拳和弓步膀桥

    洪拳弓步双挂拳 步型不变,两拳臂外旋屈肘收至左肩前. 上动不停,身体右转成右弓步.同时两拳经上向前挂击,拳与肩同高同宽. 洪拳弓步膀桥 步型不变,右拳变掌略屈肘向里收.左拳同时变掌从右小臂外侧向右上方 ...

  • 武宗 | 咏春拳十二式(李志河)

    广州咏春拳十二式作为一种用咏春自卫的速成课,有其很高的价值.对于那些只需要简单技巧,不能抽出时间深入钻研咏春拳的人来说,十二式是他们起步的一个捷径. 广州咏春拳十二式作为一种用咏春自卫的速成课,有其很 ...

  • 咏春拳十二散式教学(完整版) 李志河先生讲解

    咏春拳十二散式教学(完整版) 李志河先生讲解

  • 咏春拳十二散式

    咏春拳十二散式

  • 咏春拳十二风格特点

    咏春拳是一种以追求攻防实战为目的,科学而**的搏击拳术.它具有简单实用的特点.说它简单,是因为全部内容仅有小念头.寻桥.镖指和木人桩,并且所有的技术动作都含在小念头一个简短的套路内,而且这个小念头也不 ...

  • 古劳咏春散手十二式

    古劳咏春散手十二式

  • 天罡拳十二式

    天罡拳十二式是一套武术健身方法,是马志富先生在武当道家功夫"天罡拳"的基础上简化.创编的武术新品种.这套拳动静相间,刚柔相济,绵延起伏,姿态翩然.配合独特的俯仰开合,外练筋骨,内养 ...

  • 通背拳实用二十四式连环手

    第一节何为二十四式连环手 连环手亦称连环散招,每一手都有一个主要技击手法,并辅以其他攻防手法,构成一个组合. 二十四式连环手(散招)即由二十四个小组合构成.各手均有独特的攻防含意,手法之间具有&quo ...

  • 十二路鹰爪行拳第三路九到十二式拗步冲拳和刁手冲拳等

        拗步冲拳 以右脚跟和左脚掌为轴,身体右转90度,右腿屈膝半蹲,左腿挺膝服直成右弓步;同时,右爪拉至左胸前,爪心朝下,左手变拳内旋前冲,拳心朝下,目视前方.(图3-3一17) 十二路鹰爪拳此式要 ...

  • 十二路鹰爪行拳第二路九到十二式歇步双擒手等

    十二路鹰爪拳第二路九到十二式:     歇步双擒手 1.双拳变掌,向前推击,目视前方.(图3一2一12) 2.上动稍停,左手扣刁,右手向外.向下.向上抄刁,爪心朝上,爪口朝前,目视前方.(图3一2一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