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 | 中国农业大学:拟南芥冷响应调控基因CBF1在环境温度下促进下胚轴生长

编译: Yong-qin,编辑:夏甘草、江舜尧。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光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因素,植物不同的光感受器可感知不同波长的光,其中光敏色素感知红/红外光。拟南芥基因组编码5种光敏色素蛋白(phyA-phyE),黑暗条件下光敏色素在细胞质合成但不具生物活性,在红光照射下转化为具有生物活性形态并转移至细胞核,以调控光响应基因的表达。光敏色素互作因子PIFs属于bHLH家族转录因子,在光照下光敏色素与核内的PIFs互作诱导其磷酸化、泛素化和26S蛋白酶介导的降解,促进大量靶基因表达。

低温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非生物胁迫,而植物已经进化出响应寒冷的调控机制(低温驯化)。低温驯化是通过激活冷调控基因COR获得的,主要编码抗冻蛋白或渗透调节物质生物合成的关键酶。研究表明,AP2/ERF基因家族的冷诱导转录因子CBF/DREB1在低温驯化中发挥重要作用。CBF蛋白可直接结合COR基因启动子并激活表达。

光和温度信号是紧密相关的,通常光伴随高温,而黑暗伴随低温。研究表明光周期和光量可通过光敏色素调节植物耐寒性,其中phyB在环境温度下有热传感器功能,向光素可感知冷信号。PIFs通过直接与启动子结合,在低温下抑制CBF基因的表达,从而使光信号可优化植物耐寒性。研究表明,拟南芥PIF4是介导植物伸长生长和开花的重要调控因子。
本研究表明,在环境温度(17-22℃)下CBF1促进拟南芥下胚轴生长,CBF1直接结合PIF4和PIF5启动子并在光照下诱导其表达。此外,CBF1可与phyA和phyB互作,从而抑制其与PIFs互作

论文ID

原名:The cold response regulator CBF1 promotes Arabidopsis hypocotyl growth at ambient temperatures

译名:拟南芥冷响应调控基因CBF1在环境温度下促进下胚轴生长

期刊:The EMBO Journal

IF:11.227

发表时间:2020.04

通讯作者:李继刚

通讯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

DOI号:10.15252/embj.2019103630

实验设计

结果

1、CBF1在光照下的表达水平

本研究将CBF1、CBF2、CBF3的突变株和过表达株在光照或黑暗下培养,比较幼苗的下胚轴和子叶生长。结果显示cbf1突变株下胚轴较短,而CBF1过表达株下胚轴较长,且子叶面积显著较大(图1)。

本研究检测了野生型的CBF基因表达水平,结果表明相对于黑暗条件下,光照下的CBF1表达量升高,特别是远红光下(图2A)。为确定光照是否改变CBF1的空间表达,利用CBF1p:GUS株系检测。染色结果表明明暗下CBF均表达于子叶和上胚轴(图2B)。将黑暗下生长的幼苗转移至光照下,CBF1同样显著上调,且远红光和白光的诱导迅速(图2C)。因此,CBF1的表达受光照诱导。

为确定CBF1蛋白积累水平,提取细胞核蛋白质组分,通过CBF1抗体可检测到CBF1蛋白(图2D),且CBF1过表达株与野生型的积累模式相似(图2E)。当黑暗条件下生长的幼苗移植到连续光照下,CBF1蛋白可在10min后检测到(图2F)。在连续光照下,CBF1蛋白持续积累,在转移后的2-3h达到高峰,在24h后则减少(图2G),在连续远红光照射下CBF1也是类似的规律(图2H)。在红光和蓝光下,CBF1的检出较延迟,在转移后12h达到峰值(图2I-J)。这些数据表明,CBF1的转录水平和蛋白积累水平受光照诱导,与光照类型有关。

图1 CBF1在光照条件下促进拟南芥下胚轴伸长。D:黑暗;W:白光;R:红光;FR:远红光;B:蓝光。

图2 CBF1在光照条件下的转录和蛋白水平。A:CBF1在不同光照下的相对表达量;B:CBF1的表达定位;C:从黑暗转移到光照后的CBF1时间表达模式;D:CBF1蛋白在不同光照下的积累水平;E:CBF1过表达株的蛋白积累水平;F-J:CBF1过表达株在光照下的时空蛋白积累水平。

2、CBF1与phyA/B的调控关系

光敏色素phyA/B在植物感知光信号起关键作用。本研究在phy突变体中发现CBF1在红光下的转录水平和蛋白积累水平显著降低,表明phyA/B的调控作用。pull-down分析表明带GST标记的CBF1可与phyA和phyB发生互作(图3A-B)。同时,萤火虫荧光素酶互补成像分析表明phyA和CBF1的共同表达显著增强荧光活性,即CBF1和phyA在植物细胞内可发生互作(图3C)。同时,本研究用免疫共沉淀确定CBF1在远红光照射下的互作蛋白,结果表明在红光条件下CBF1过表达株中CBF1-phyA发生明显共沉淀,这表明CBF1优先与生物活性形式的phyA发生互作(图3D),而CBF1与phyB的互作则不受红光与远红光的影响(图3E)。这些结果表明CBF1与phyA和phyB均发生互作,但对phyA的选择性大于phyB。

图3 CBF1与phyA/B的互作。A-B:pull-down分析;C:萤火虫荧光素酶互补成像分析;D-E:免疫共沉淀分析。

3、CBF1和PIF4/5的调控关系

本研究对cbf1突变株、CBF1过表达株、野生型进行RNA-seq。数据显示突变株和过表达株各有1948和1093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360个基因差异显著。其中,光信号通路的两个关键基因PIF4和PIF5表达差异,而其它关键基因(phyA、phyB、COP1、HY5)并未差异表达。因此,CBF1基因可正向调控PIF4/5的表达,且电泳迁移率分析表明CBF1能结合PIF4/5启动子的特异序列,体内染色质免疫沉淀检测表明CBF1过表达时PIF4/5启动子的CRT/DRE或GCC基序高。度富集。这些结果表明CBF在植物体内与PIF4/5的启动子结合,正向调控其表达。同时,我们用免疫印迹检测PIF4/5的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白光和红光红光照射下,cbf1突变体中PIF4/5蛋白水平明显降低,而黑暗条件下PIF4/5蛋白水平无差异(图4A)。在光照条件下,cbf1+pif4+pif5突变株和pif4+pif5突变株都显著抑制下胚轴伸长(图4B)。这些结果表明PIF4/5与CBF1基因均抑制下胚轴伸长,且PIF4/5是CBF1的下游靶标。有趣的是,35S:PIF4+cbf1株的下胚轴长度明显短于35S:PIF4株,且35S:PIF4+cbf1株的PIF4蛋白水平低于35S:PIF4株(图4C)。这表明CBF1通过其他方式调控PIF4蛋白的丰度。
先前研究表明,光敏色素phy在光照下与PIFs互作。因此本研究探究CBF1是否影响phyB与PIF4/5的互作。酵母三杂交数据显示,PIF4/5在红光下与phyB发生互作,而CBF1在酵母细胞共表达时,PIF与phyB的互作显著降低(图5A-B),即CBF1抑制了PIF4/5与phyB的互作。在烟叶中进行荧光素酶互补成像分析显示,PIF4/5与phyB有很强互作,而CBF1的表达使互作显著降低(图5C-D)。pull-down分析显示PIF4/5与phyB共沉淀,而在IP检测中加入越来越多的His-CBF1融合蛋白时,共沉淀含量逐渐减少(图5E-F)。这些结果表明CBF1可以抑制phyB和PIF4/5的互作,从而促进PIF4/5蛋白的积累水平。
CBF1基因在低温驯化发挥核心作用。本研究用用cbf1突变株和CBF1过表达株在低温下培养,结果发现17℃时突变株下胚轴伸长抑制(图6A-B)。17/22℃条件下的下胚轴长度比值表明cbf1突变体对温度敏感性增强,而CBF1过表达株对温度敏感性降低(图6C)。这些数据表明CBF1抑制了低温对下胚轴伸长的抑制作用。qPCR数据表明CBF1在17℃时转录水平高于22℃,4℃使最高(图6D)。免疫印迹表明17℃和4℃生长的幼苗中PIF4蛋白水平高于22℃生长的幼苗,但在22℃和17℃时cbf1突变株的PIF4水平相似(图6E),这表明CBF1在17℃时促进PIF4蛋白的积累CBF1对PIF5蛋白丰度的调控也有类似规律(图6F),因此22/17℃时,CBF1促进PIF4/5的积累和下胚轴伸长,4℃时则不发挥作用,17℃时作用最显著。

图4 CBF1对PIF4/5的正向调控。A:光照下CBF突变株和过表达株的PIF4/5蛋白丰度;B:cbf和pif双突变对下胚轴生长的影响;C:CBF突变株对PIF过表达株的影响。

图5 CBF1抑制phyB-PIF4/5互作。A-B:酵母三杂交验证CBF1、phyB、PIF4/5的相互作用;C-D:荧光素酶互补成像分析CBF1、phyB、PIF4/5在体内的相互作用;E-F:pull-down分析CBF1对phyB-PIF4/5互作的影响。

图6 温度对CBF1调控作用的影响。A-B:不同温度下CBF突变株和过表达株的下胚轴长度;C:17/22℃下胚轴长度比值表明CBF1突变株或过表达株对温度的敏感性;D:不同温度下CBF1基因的相对转录水平;E-F:不同温度下CBF1突变株和过表达株的PIF4/5蛋白丰度。

讨论

本研究发现CBF1是植物低温驯化的关键转录因子,它正向调控PIF4/5的表达丰度,同时促进环境温度下下胚轴的伸长(图7)。CBF1在转录水平和翻译后修饰的水平上促进PIF4/5蛋白质积累,光照下phy通过诱导PIF4/5的磷酸化降解,从而抑制下胚轴生长,同时phy诱导CBF1的积累从而促进PIF4/5的积累,防止植物对长时间光照的过度反应。CBF1的光诱导机制有待探索,目前结果表明冷处理或光处理下CBF表达上升后迅速下降,PIF3/4/7可以与CBF基因启动子结合,并在低温时抑制其表达,这表明CBF与PIFs形成一种调控回路,CBF1激活PIFs,而PIFs抑制CBF1。此外,phy是植物热传感器,PIF4是植物热形态建成的调控因子,因此CBF1是否参与植物热响应有待研究。因此,本研究揭示了CBF1在植物下胚轴生长的重要作用,同时为植物光/温度信号通路的复杂联系提供新见解

图7 CBF1、phyA/B、PIF4/5的调控机制模式图。

评论

光和温度是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因子,但植物的光和温度的信号通路有待探索。本研究在拟南芥上发现AP2/ERF家族转录因子CBF1在环境温度下促进下胚轴伸长。CBF1通过结合PIF基因启动子调控其表达,并抑制其与phyB的互作,且常温下(17-22℃)下作用显著。综上,本研究运用完整的体内和体外互作思路,结合RNA-seq,表明了CBF1的调控机制,为植物的光/温度信号通路提供见解

更多推荐

高分综述 | Trends in Biotechnology: 单细胞分辨率下利用空间转录组揭示器官分子结构(国人佳作)

重磅综述 | Cell:非编码RNAs在肿瘤学中的作用(IF=36.216)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