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下悸和心悸的区别及治疗
相关推荐
-
《伤寒论》——茯苓甘草汤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73.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356.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 茯苓甘草汤 茯苓二两,桂枝 ...
-
经方应用之茯苓甘草汤医案|甘草|桂枝|茯苓甘草汤|室上性心动过速|生姜|心下悸
打开腾讯新闻,查看更多图片 > 导读 伤寒发汗后,脾胃阳虚,水停心下,上逆于心则心悸:胸阳被阻,则阳气不能通达敷布,则四肢冷:水饮停于中焦,水津尚能敷布,故口不渴:舌苔脉象亦均为水寒之象. 点击 ...
-
胡希恕桂枝加苓术附汤医案#
[组成]桂枝9g,白芍9g,炙甘草9g,生姜9g,大枣4枚,苍术9g,茯苓9g,炮附子9g. [功用]调营和卫,祛风湿散寒止痛. [适应证]腰.膝.肘关节痛,头项强痛,或心悸,或胃脘痛,汗出恶风,四肢 ...
-
心悸伤寒论中的治法归纳
季,表示末尾的.最后的. 悸,篆文=(心,心跳,呼吸)+(季,末尾的.最后的). 造字本义:常见于体虚者的一种心跳快慢失常.呼吸失控.心慌惊颤的感觉,好像心跳马上就要停止似的. "悸&quo ...
-
结一老师讲《伤寒论》2021-10-31日课
结一老师讲<伤寒论>2021-10-31日课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晚上好,我们今天晚上继续进行伤寒论课程的学习. 我们去看第67条的条文: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 ...
-
读方与用方(58)小青龙汤治疗心下悸
小青龙汤治疗心下悸 高建忠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笔者遇心下悸动而咳吐涎沫.不喜多饮者,每用苓桂术甘汤合干姜.细辛.五味子加减治疗,取效良好.读张璐所著<伤寒绪论>,见张璐笔下" ...
-
上冲门(附:上气气逆));心下悸门(附:脐下悸)
上冲门(附:上气气逆) 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此方,桂枝汤. 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桂枝加桂汤. 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厥满,气 ...
-
经方大家胡希恕讲伤寒:以饮水多,必心下悸
守正学堂 守正学堂 今天 第127条 太阳病,小便利者,以饮水多,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里急也.--<伤寒论> 承上条蓄水说的. "小便利者",里头也能停水,&quo ...
-
六、伤寒厥而心下悸(者),宜先治水,当(用)〔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①,必作利也。原文356
六.伤寒厥而心下悸(者),宜先治水,当(用)[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①,必作利也.原文356 [郑论] 按厥而心下悸者,寒水凌于心下也,此以茯苓甘草汤,与理颇是,但其力薄,恐不胜任 ...
-
二十三、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叉手即两手交叉,冒即按捺,形容病人的两手复盖在自己的心胸部位。),心下悸(跳动也。心下悸,即心下部位有紧张跳动的感觉。),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原文64
二十三.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叉手即两手交叉,冒即按捺,形容病人的两手复盖在自己的心胸部位.),心下悸(跳动也.心下悸,即心下部位有紧张跳动的感觉.),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原文64 [ ...
-
『古方新解』小青龙汤治疗心下悸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网络来源 笔者遇心下悸动而咳吐涎沫.不喜多饮者,每用苓桂术甘汤合干姜.细辛.五味子加减治疗,取效良好.读张璐所著<伤寒绪论>,见张璐笔下"心下悸&quo ...
-
太阳病,小便利者,以饮水多,必心下悸(指心下胃脘部筑筑而动。);小便少者,必苦里急(小便欲下不能,小腹部有急迫的感觉。)也。
太阳病,小便利者,以饮水多,必心下悸(指心下胃脘部筑筑而动.):小便少者,必苦里急(小便欲下不能,小腹部有急迫的感觉.)也.原文127 [郑论] 按饮水多而小便亦多,此理之常.但既称小便多,水以下行 ...
-
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即心下筑筑跳动),头眩身瞤〔动〕(即全身筋肉跳动之意),振振欲擗地者(站立不稳,摇摇欲坠的样子。),真武汤主之。
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即心下筑筑跳动),头眩身瞤[动](即全身筋肉跳动之意),振振欲擗地者(站立不稳,摇摇欲坠的样子.),真武汤主之.原文82 [郑论] 按发汗原是解表,表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