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本经训[淮南子·本经训]

(0)

相关推荐

  • 《淮南子》卷20泰族训诗解6因地制宜顺性自然

    <淮南子>卷20泰族训诗解6因地制宜顺性自然 题文诗:天地四时,非生万物,神明自接,阴阳自和, 万物自生.圣治天下,非易民性,拊循其有, 而涤荡之,故因则大,化则细矣.禹凿龙门, 辟开伊阙 ...

  • 菜根谭的智慧(端正篇1-46)

    转:金华的博客 菜根谭的智慧(端正篇-1)律己宜严 待人宜宽 人之过误宜恕,而在己则不可恕:己之困辱宜忍,而在人则不可忍. 恕:宽恕.原谅. 困辱:困穷.屈辱. 别人的错误和过失应该多加宽恕,可是自己 ...

  • 《淮南子》卷2俶真训诗解9德衰不一朴散情伪

    题文诗: 及世之衰,至伏羲氏,其道昧昧,芒芒然也, 吟德怀和,被施颇烈,而智乃始,昧昧晽晽, 皆欲离其,童蒙之心,而觉视于,天地之间, 故其德烦,而不能一.乃至神农,黄帝之治, 剖判大宗,窍领天地,提 ...

  • 《淮南子》卷13氾论训诗解1古王德朴趋利避害

    <淮南子>卷13氾论训诗解1古王德朴趋利避害 题文诗: 古之王者,有鍪绻领,以王天下.德生不辱, 予而不夺,天下之人,不诽其服,同怀其德. 当此之时,阴阳和平,风雨时节,万物蕃息. 乌鹊之 ...

  • 《淮南子》卷8本经训诗解4神明道德至治之本

    <淮南子>卷8本经训诗解4神明道德至治之本 题文诗: 阴阳之情,人莫不有,血气之感,男女群居, 杂处无别,是以贵礼.性命之情,淫而相胁, 以不得已,则不和也,是以贵乐.仁义礼乐, 可以救败 ...

  • 淮南子·地形训[淮南子·地形训]

    第一部分 原文 地形之所载,六合之间,四极①之内.照之以日月,经②之以星辰,纪③之以四时,要④之以太岁. 注释 ①四极:四方最远的地方. ②经:经过. ③纪:管理. ④要:管束.制约. 译文 统治的九 ...

  • 淮南子·时则训[淮南子·时则训]

    原文翻译 孟春正月,招摇星指向十二辰的寅位,黄昏时参星位于正南方中天,黎明时尾星位于正南方中天.这个月的方位是东方,日干用甲乙,旺盛的德泽在于属木.所属的动物是鳞龙.代表的音是角音,所属的律是太蔟.代 ...

  • 淮南子·览冥训[淮南子·览冥训]

    以前师旷不得已而为晋平公演奏<白雪>乐曲,神物玄鹤被感召而从天降临,狂风暴雨骤然发作,晋平公因此得了重病,晋国还因此大旱,赤地三年.同样,齐国一位贫贱的寡妇含冤呼告苍天,引起雷鸣电闪,并击 ...

  • 淮南子·精神训[淮南子·精神训]

    上古还没有形成天地的时候,只有模糊不清的状态而无具体形状,这种状态是昏暗幽深.混沌不清,无法知道它的门道.那时有阴阳二神同时产生,一起营造天地:其深远得不知它的尽头,宽广得不知它的边缘.这时便分出天地 ...

  • 淮南子·缪称训[淮南子·缪称训]

    道高到没有顶点,深到没有底部:它比水准平,比墨绳直,比规圆,比矩方:它包容宇宙天地无内外之分,混沌覆载万物没有阻碍.所以领悟"道"体的人能不哀不乐.不喜不怒,坐时无思虑.睡时不做梦 ...

  • 淮南子·道应训[淮南子·道应训]

    太清问无穷:"你知道'道'吗?"无穷说:"我不知道."太清又问无为:"你知 道'道'吗?"无为回答说:"我知道'道'." ...

  • 淮南子·氾论训[淮南子·氾论训]

    原文翻译 远古时代,君王尽管衣冠不整齐,但却能治理好天下,他的德政使百姓生活得好且有尊严,他给予百姓财富而不聚敛民财,所以天下也无人来讥笑非议他的服饰,而纷纷被他的思德所感化而归服.在那时候,阴阳二气 ...

  • 淮南子 汉·刘安 卷十一 齐俗训

    古风藏书·诸子·淮南子 国学导航·子部·杂家 率性而行谓之道,[<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得其天性谓之德.性失然后贵仁,道失然后贵义.[<老子·三十八>: ...

  • 淮南子 汉·刘安 卷十二 道应训

    淮南子 汉·刘安 卷十二 道应训 太清问于无穷子曰:"子知道乎?"无穷子曰:"吾弗知也."又问于无为曰:"子知道乎?"无为曰:"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