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览冥训[淮南子·览冥训]

(0)

相关推荐

  • 《淮南子》卷19修务训诗解9教顺施续服习积贯

    <淮南子>卷19修务训诗解9教顺施续服习积贯 题文诗: 苍颉作书,容成造历,胡曹为衣,后稷耕稼, 仪狄作酒,奚仲为车,六人皆有,神明之道, 圣智之迹,故作一事,而遗后世,非能一人, 独兼有 ...

  • 《淮南子》卷6览冥训诗解4圣道若镜应而不藏

    题文诗: 道之与德,若韦与革,远之则迩,近之则远. 不得其道,若观鯈鱼.故圣若镜,不将不迎, 应而不藏,万化无伤.其得之也,而乃失之; 其失之也,非乃得之.今调弦者,叩宫宫应, 弹角角动,同声相和.通 ...

  • 《淮南子》卷20泰族训诗解21得民则王失民则亡

    <淮南子>卷20泰族训诗解21得民则王失民则亡 题文诗: 阖闾伐楚,五战入郢,烧高府粟,破九龙钟, 鞭平王墓,昭王奔随,百姓携幼,扶老随之, 相率而为,致勇之寇,方命奋臂,皆为之斗. 时无 ...

  • 河北为什么简称冀?

    我国每个省区都有自己独有的简称,这些简称大都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如山东简称"鲁",是由于春秋时期鲁国的地位非常高,是周武王的弟弟姬旦的封国,且孔子思想在山东地区的影响巨大,而孔子又是 ...

  • 中国地理——历代行政区的划分与沿革

    中国地理,自大禹划分天下为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共九州,历经夏.商.周三代至春秋战国. 一.秦朝 秦吞六国,废封建,行郡县.分天下为三十六郡: 三川.河东.南郡.南阳.九 ...

  • 淮南子·地形训[淮南子·地形训]

    第一部分 原文 地形之所载,六合之间,四极①之内.照之以日月,经②之以星辰,纪③之以四时,要④之以太岁. 注释 ①四极:四方最远的地方. ②经:经过. ③纪:管理. ④要:管束.制约. 译文 统治的九 ...

  • 淮南子·时则训[淮南子·时则训]

    原文翻译 孟春正月,招摇星指向十二辰的寅位,黄昏时参星位于正南方中天,黎明时尾星位于正南方中天.这个月的方位是东方,日干用甲乙,旺盛的德泽在于属木.所属的动物是鳞龙.代表的音是角音,所属的律是太蔟.代 ...

  • 淮南子·精神训[淮南子·精神训]

    上古还没有形成天地的时候,只有模糊不清的状态而无具体形状,这种状态是昏暗幽深.混沌不清,无法知道它的门道.那时有阴阳二神同时产生,一起营造天地:其深远得不知它的尽头,宽广得不知它的边缘.这时便分出天地 ...

  • 淮南子·本经训[淮南子·本经训]

    远古时代圣人治理天下,平和随顺事物本性.寂静无为,保持它们的质性纯真而不加雕饰:他闲静而不浮躁,任凭事物自然发展而不以规矩去限制:他内在精神与道体相符,外在行为与德行协调:他行为举动成顺法度,处事快捷 ...

  • 淮南子·缪称训[淮南子·缪称训]

    道高到没有顶点,深到没有底部:它比水准平,比墨绳直,比规圆,比矩方:它包容宇宙天地无内外之分,混沌覆载万物没有阻碍.所以领悟"道"体的人能不哀不乐.不喜不怒,坐时无思虑.睡时不做梦 ...

  • 淮南子·道应训[淮南子·道应训]

    太清问无穷:"你知道'道'吗?"无穷说:"我不知道."太清又问无为:"你知 道'道'吗?"无为回答说:"我知道'道'." ...

  • 淮南子·氾论训[淮南子·氾论训]

    原文翻译 远古时代,君王尽管衣冠不整齐,但却能治理好天下,他的德政使百姓生活得好且有尊严,他给予百姓财富而不聚敛民财,所以天下也无人来讥笑非议他的服饰,而纷纷被他的思德所感化而归服.在那时候,阴阳二气 ...

  • 淮南子 汉·刘安 卷十一 齐俗训

    古风藏书·诸子·淮南子 国学导航·子部·杂家 率性而行谓之道,[<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得其天性谓之德.性失然后贵仁,道失然后贵义.[<老子·三十八>: ...

  • 淮南子 汉·刘安 卷十二 道应训

    淮南子 汉·刘安 卷十二 道应训 太清问于无穷子曰:"子知道乎?"无穷子曰:"吾弗知也."又问于无为曰:"子知道乎?"无为曰:"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