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姚崇是唐代369个宰相中屈指可数的贤相?
相关推荐
-
姚崇见武则天为什么哭泣
对姚崇见武则天哭泣的不同认知 文/王天成 公元705年,82岁的武则天病重,其一切旨意皆由二宠男张易之.张宗昌传达.二张依仗女皇的宠信,一贯飞扬跋扈,这时更是颐指气使,为所欲为.他们看到武则天老了,开 ...
-
武则天退位时群臣皆喜,唯有一人低头痛哭,一年后没哭的人全死了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盛极一时的朝代,也是世界认识中国的开始,至今,海外华侨的聚集地就叫做唐人街. 唐朝的强盛体现在方方面面,政治上有李世民.武则天.李隆基等明君治世,文化上有李白.杜甫等赫赫有名的大诗人, ...
-
他是敢言的直臣,却差点毁了开元贤相姚崇的灭蝗大计
前言 唐朝大诗人李白曾为了自荐,给当时的山南东道采访使韩朝宗写了一封信,即<与韩荆州书>.也因为托李白的福,韩朝宗的知名度得到了大幅加成. 事实上,韩朝宗和另一位诗人孟浩然也有很深的渊源. ...
-
姚崇怎以“十事”改革为良相
唐朝贤相姚崇题跋像 (图源网络) 姚崇怎以"十事"改革为良相 唐开元初始(712),唐玄宗即位后,决心励精图治,重振朝纲.开元元年(713),唐玄宗诛杀太平公主及其 ...
-
大唐贤相玩斗智 斗勇 斗谋 斗心计...不比宫斗差
⬆️点我 ⬆️ 01 大唐则天皇后长安三年(703年)九月,女皇找来凤阁舍人张说,要召集一场"三堂会审". 张说的身份是证人,证明被告宰相魏元忠讲过谋反的话:"太后老了, ...
-
一半天使,一半魔鬼的李隆基,双面人生带给唐朝幸福与悲伤的君王
历经苦难的少年李隆基 垂拱元年(685年),李隆基出生于洛阳.出生时其父李旦为大唐皇帝唐睿宗,母窦氏为德妃.李隆基出生的时候,正值唐朝宫闱多事之秋.此时的大唐帝国,被李隆基的祖母武则天所控制.他的父亲 ...
-
【转】唐代名相之姚崇:三度为相,缔造盛世
唐玄宗能够开启"开元盛世"除了跟自身的才能有关之外,还与几个关键人物密切相关.这其中最重要的就他的宰相姚崇了. 姚崇,本名元崇,字元之,陕州硖石人,祖籍吴兴,唐代著名政治家,嶲州都 ...
-
唐朝历史人物——姚崇(唐朝宰相)
姚崇(公元605年-721年),本名元崇,字元之,陕州峡石(今河南三门峡东南)人.则天朝以字行,时突厥叱利元崇发动叛乱,武则天不喜姚崇与叱利同名"元崇",乃改名元之.玄宗朝为了避讳 ...
-
公元721年,70岁的姚崇病重,临死前再...
公元721年,70岁的姚崇病重,临死前再三叮嘱儿子:"等我死后,把家里所有的珠宝古玩放我棺前,不然姚家会有灭顶的灾祸!"果然,姚崇死前这"一计",保全了子孙后代 ...
-
“中国传统中的家规”之九十一 河南三门峡姚崇:以不贪为宝 以廉慎为师
(点击图片可观看视频) 姚崇(651-721年),本名元崇,字元之,陕州硖石(今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人.祖籍江苏吴兴,出身仕宦家庭,少习武功,长乃好学,成为文武全才.唐高宗上元二年(670年)步入仕 ...
-
唐朝4大贤相之姚崇,临死前告诫后人,千万不要信奉佛教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佛教在公元纪元左右传入中国,在东汉时期,汉明帝派大臣出使西域,并求得相关佛法和佛经.东汉时期,许多劳动人民用他们的智慧建成了我国 ...
-
武则天退位,只有姚崇落泪,1年后那些嘲笑他的人全都被处死
武则天退位,只有姚崇落泪,1年后那些嘲笑他的人全都被处死 原创昭烈名臣2021-03-08 23:46:39 金岳霖曾经提出过一个口号叫做逻辑救国,意思是说中国人说话很不讲逻辑,不过金岳霖作为中国的逻 ...
-
姚崇的老谋深算:痛哭武则天、进谏唐玄宗,死了还能算计活张说
姚崇是唐朝前期的一位名臣,在武则天.唐中宗,直至唐玄宗诸朝中都担任过宰相.他不仅政绩显著,而且在为政期间,为后人留下了不少闪烁着智慧火花的动人故事. 一.为何如此伤心地哭泣 公元705年正月,唐朝都城 ...
-
公元714年,唐玄宗正与姚崇商议政事,突...
公元714年,唐玄宗正与姚崇商议政事,突然,唐玄宗冷不丁地问姚崇:"卿子才性何如?今何官也?"意思就是,你家孩子的才情秉性如何,如今位居什么官职?姚崇心底警铃大作,皇上这么问明显不 ...
-
《智囊全集·姚崇》
[历史故事] 唐朝名臣姚崇任灵武道大总管的时候,张柬之等人谋划诛杀武后宠幸的张易之.张昌宗二人,正赶上姚崇从屯驻之地回京,就参与了这个秘密计划,后来因功封为梁县侯. 武后迁往上阳宫时,中宗率领百官前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