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原才(译文)
相关推荐
-
【精典国学】《论衡》之逢遇篇(二)
[原文]1·4以大才之臣,遇大才之主,乃有遇不遇,虞舜.许由,太公.伯夷是也(1).虞舜.许由俱圣人也,并生唐世(2),俱面于尧,虞舜绍帝统(3),许由入山林(4).太公.伯夷俱贤也,并出周国,皆见武 ...
-
古代举善进贤的教化之功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孔宪兰刻本<孔子圣迹图>之<景公尊让>.孔子到齐国,齐景公接见他,请他入上座.孔子认为给他设的座规格太高了,请求降一等.齐 ...
-
《道德经》导读(四)——道经(16-22)
第十六章 没身不殆 [原文] 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wàng)王,王乃天,天乃道,道 ...
-
文言文阅读||原才
原才 曾国藩 风俗之厚薄奚自乎?自乎一二人之心之所向而已.民之生,庸弱者,戢戢皆是也.有一二贤且智者,则众人君之而受命焉,尤智者所君尤众焉.此一二人者之心向义,则众人与之赴义:一二人者之心向利 ...
-
文言文阅读||孙膑(译文)
孙膑出生在阿城和鄄城一带,也是孙武的后代子孙.他曾经和庞涓一道学习兵法.庞涓奉事魏国以后,当上了魏惠王的将军,却知道自己的才能比不上孙膑.就秘密地把孙膑找来.孙膑到来,庞涓害怕他比自己贤能,忌恨他,就 ...
-
文言文阅读||诸葛孔明(译文)
诸葛孔明(译文) 孔明是伊尹.周公之类的圣贤人物.然而有关评说孔明的言论多有不同,这是因为他身逢乱世,而又正碰上精英豪雄们身处不幸的境况之中.在大家纷纷用世进取的时候,而唯独孔明退守一隅,结庐隐居,等 ...
-
文言文阅读||吴隐之(译文)
吴隐之,字处默,濮阳郡鄄城人.刚成年时就与众不同,具有崇尚廉洁的情操,即使每天都进餐仅食豆羹,决不享用非分之粮,粮食没有一点储备,也不谋求不当的来路.十多岁时,遭遇了父丧的痛苦.奉养母亲极为尊重.居家 ...
-
文言文阅读||文天祥(译文)
文天祥被押到潮阳,见到张弘范,左右元军命令文天祥叩拜,文天祥拒绝不投降,张弘范于是用宾客的礼节接见他,文天祥与元军一起进入崖山,张弘范让文天祥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说:"我不能保卫自己的父母 ...
-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3年高考真题汇编(原卷...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3年高考真题汇编(原卷版+解析版,可打印)#高考季#
-
经典文言文《原道》题解、原文、译文与注解
原道 [唐]韩愈 [作者小传]韩愈(公元768-825年),字退之,孟州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唐代杰出的文学家,与柳宗元创导古文运动,主张"文以载道",复古崇儒,抵排异端,攘斥佛老 ...
-
经典文言文《原毁》题解、原文、译文与注解
原毁 [唐]韩愈 [题解]本文论述和探究毁谤产生的原因.作者认为士大夫之间毁谤之风的盛行是道德败坏的一种表现,其根源在于"怠"和"忌",即怠于自我修养且又妒忌别 ...
-
经典文言文《原君》·原文·译文·赏析
[清]黄宗羲 原文 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有公害而莫或除之.有人者出,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此其人之勤劳,必千万于天下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