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顶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鞕者,当刺大椎第一间、肺俞、肝俞,慎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脉弦,五日谵语不止,当刺期门(穴)。原文142
相关推荐
-
跟着彩云学习伤寒论: 麻黄汤方
原文: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麻黄汤方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一两,炙 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 ...
-
学员扶阳读书笔记
看<伤寒论>二遍笔记 脉春弦秋浮,冬沉夏洪,肾沉心洪,肺浮肝弦,现在是春天,脉有弦意可视为常脉. 肝者,木也,名厥阴,其脉微弦,濡弱而长,是肝脉也.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 ...
-
【伤寒精读】针刺期门穴疗法在伤寒论中的应用
[伤寒精读]针刺期门穴疗法在伤寒论中的应用 [期门穴] [摘要] <伤寒杂病论>以方药运用精妙著称,被称为方书之祖.相对而言,论中记载的针刺治疗内容虽然不多,取穴治病也颇具特色.期门是仲景 ...
-
淼讲伤寒论条文37太阳转少阳并病
2018-10-20 12:00阅读:375 三七.太阳病,十日已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此文音频地址: 蜻蜓FM:http://www.qing ...
-
倪海厦《伤寒论》一五七:太阳与少阳并病,张仲景只有这一条不能用小柴胡汤
倪海厦经方学堂 今天 一五七:「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鞕者,当刺「大椎」第一间.「肺俞」.「肝俞」,慎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脉弦,五六日谵语不止,当刺「期门」. ...
-
四、太阳少阳并病,而反下之,成结胸,心下鞕,下利不止,水浆不下,其人心烦。原文150
四.太阳少阳并病,而反下之,成结胸,心下鞕,下利不止,水浆不下,其人心烦.原文150 [郑论] 按此条大约当解表而不解表,误下之,则邪正相搏,结下心下而成痞鞕,以致上之水浆不入,下之利不止,其人心烦 ...
-
八、三阳合病(即太阳、少阳、阳明三经同时发病。),脉浮大,〔上〕关上,但欲眠睡,目合则汗。原文268
八.三阳合病(即太阳.少阳.阳明三经同时发病.),脉浮大,[上]关上,但欲眠睡,目合则汗.原文268 [郑论] 按三阳同病,阳邪盛已.关上浮大,胃邪炽也,欲眠睡者,热甚神昏也:闭目汗出,内热之验也. ...
-
《伤寒论》读书笔记179、180--太阳少阳并病,用刺法,太阳少阳合病有下利的情况用黄芩汤,呕吐加半...
学习上古医学 弘扬传统文化 条文179:太阳少阳并病,心下硬,颈项强而眩者, 当刺大椎.肺俞.肝俞,慎勿下之. 这一条交代了太阳和少阳并病的治疗和禁忌 先有太阳病后出现少阳病,这叫太阳少阳并病 症状是 ...
-
太阳流浪回家了?看王曦之、莫奈春游怎么玩,三步get史上最强春游攻略
到底春游有啥魅力呢 白蚁君掐指一算 除了春日景色独好 就要数春游可以光明正大的 "约会"啊 ▲<游春图>卷 隋代 展子虔 绢本设色 纵43厘米 横80.5厘米 现藏北京 ...
-
六、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原文172
六.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原文172 [郑论] 按太少合病,总要两法病情相孚,照两经法治之,此但举太少合病,而曰自下利者,与黄芩汤,呕者加半夏生姜汤,其中 ...
-
十七、伤寒发热,啬啬恶寒,大渴欲饮水,其腹必满,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乘(脾)〔肺〕也,名曰横(是五行逆次反克的形式。),刺期门。原文109
十七.伤寒发热,啬啬恶寒,大渴欲饮水,其腹必满,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乘(脾)[肺]也,名曰横(是五行逆次反克的形式.),刺期门.原文109 [郑论] 按发热恶寒,太阳之表证也,大渴饮水,此 ...
-
膈关-治疗呕吐、脊背强痛特效穴
膈关-治疗呕吐、脊背强痛特效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