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河上公章句》---体道(一)
相关推荐
-
道德经经释
徐灵胎写了<难经经释>,他是用<黄帝内经>解释批注<难经>的.受此启发,我想也可以用<黄帝内经>的思想可以理解和解释<道德经>吧?黄老哲学也 ...
-
怎样理解《黄帝内经》(上)
<黄帝内经>是中华民族医学的始源文化,其思想法天则地,援物比类,合于四时阴阳,将人与天地相参,承载了中华民族上古医学的高度文明. 据学者们考证,比较公认的<黄帝内经>成书年代是 ...
-
道德经 执古御今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这句话对于现代社会的意义重大,有古之道,处理现在发生的事情,不能只凭借自己的意见,在摸索,在尝试,最后把时间耽误掉,最后一无所成,生命白白走一趟,现在的现象其实以往就有.道,道的 ...
-
《道德经》如何理解道可道非常道
怎么理解"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常言道,就是通常普遍意义在道,道理,被别人走过的路,别人成功的经验. 无常,事实无常,沧海桑田,物是人非,事物的变化是阶段的,是变化的.运动的.发展的 ...
-
UC头条:《道德经》为何很少人看帛书版?
单从这一章来看: (1)帛书版讲的"多闻数穷"是更像是道家思想:听得多了,反而可能会迷惑,不如从自己内处寻. (2)传世版"多言数穷",如果理解为告诫人少说话, ...
-
河上公章句述成·道经·体道第一
体道第一 原成:体道有三意:1.体犹履也,言躬行正道.2.体犹身也,言道是根本.3.猶接納也,言融身于道.然则,"道"非体而能得之,寄寓已身于"道",乃得. 道 ...
-
《老子河上公章句》,道德经的最经典注解,另带注释
前言:<老子河上公章句>是西汉时期的道家学术著作,其为注<老子>文,重在解释老子意旨,每每以极简单的语言阐说<老子>义理. 可以说解读<老子>亦即是&l ...
-
道门宗祖:《老子河上公章句》诠释理路考
[内容提要]<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对<老子>进行逐字逐句的解释,完整地保留了<老子>原文,具有重要的版本价值.此书对<老子>的诠释内容和方法取决于其预 ...
-
河上公章句述成·德经·守道第五十九
德经·守道第五十九 原成:资治通鉴·唐纪: 上问侍臣:"创业与守成孰难?" 房玄龄曰:"草昧之初,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 魏徵对曰:"自 ...
-
【吕祖显化故事】——《明玄体道》
钟离祖师到蓬莱赴会十多天又回到了鹤岭洞天,吕祖高兴地迎接叩拜,钟离祖师问:"你在这里寂寞地住了十多天,有没有产生想家的念头呢?"吕祖说:"我尘缘既然已经了断,俗气也 ...
-
道德经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老子在这一章重点提及的是道的无为而无不为,其他部分均为解释部分. 先贴下原文: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
-
《道德经》的修道思想和方法
<道德经>的文字表达了极为玄奥的生命至境.得大道者,不但可长生久视,还能具有终极智慧与极致境界. 每个修行者都在渴望通达其境,可通达其道境者,最为关键的问题是通达义理.<道德经> ...
-
体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
体道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 ...
-
河上公章句述成·道经·养身第二
养身第二 原成:养,生养也.养身,言身之所由来也.凡物是有差别的矛盾对立物普遍联系.凡物以矛盾对立物来完善自身定义,并向矛盾对立物转化.然则,养非已身,乃养对立之彼身.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河上:自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