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问道老子:中华大道源流纪要
相关推荐
-
大道的根本力量是平衡
老子说的"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以自然界的辩证现象来比喻社会现象,以引起人类的警觉和注意的,这种方式贯穿于<道德经 ...
-
老子的理想国与孔子的大同社会有什么区别?小康社会内容是什么?
此篇承接(老子"太上,不知有之"的理想国是什么样的?)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庄子说:"至德之世,不尚贤,不使能.上如标枝,民如野鹿.端正而不知以为义,相爱而不知以为 ...
-
重庆傅氏|三届二次工作会议暨源流研讨会纪要
[相关链接] 新版|世界傅氏宗亲联谊总会章程(2011) 重庆会长|傅达全<对捐款赞助重庆傅氏源流研讨会议宗亲的感谢信> 重庆傅氏|傅剑波<致重庆涪陵傅氏家族的慰问信> 重庆傅 ...
-
3.问道老子:实现回归自然大道的自我超越
现代流行版本<老子>第二章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 ...
-
问道老子(1):全天下全球化文化寻根溯源归大道
放眼天下,在面临网络信息高新科技时代的全球化生态环境危机之时,人们又重新开始寻求道法自然的老子智慧.在面临社会贫富分化的道德滑坡和信仰危机之时,人们同样在寻求老子的大道智慧.这都不奇怪,而且本身就是有 ...
-
39.问道老子:何为“大道废有仁义”的“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39.问道老子:何为"大道废有仁义"的"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现代流行版本<老子>第三十八章原文:"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
-
主导华夏文明的大道源流!
河图洛书,是易经象数模型的前身.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而成卦.这个圣人,就是伏羲.伏羲对河图洛书,进一步具体化,就变成了八卦.还有说法,认为洛书是大禹发现的.其实,通过河图模型,不难推理出来洛书模 ...
-
追溯华夏文明的大道源流!
华夏文明的大道源流 主导华夏文明向前轰隆隆演化的文明之道,它的源流便是易.道.儒.法.医.兵.下面对大道源流做下总结. 易 <河图>.<洛书>.<易经>,群经之首, ...
-
用老子的大道解构当今世界,会怎样?
用老子的大道解构当今世界,会怎样? 我本是一个农民的后代.在当时计划经济条件下,二元的城乡社会结构使农村人生活水平和社会福利远低城市人,因此父母以罕见的毅力坚持我们兄妹通过学校教育这种途经转进城市,以 ...
-
老子之大道之源
凡是认真读过<老子>和<易经>的人都知道华夏传统文化是建立在阴阳学说这个神奇的理论基础之上的.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产物.阴阳的最初涵义是很朴素的,表示阳光的向背,向日为阳 ...
-
老子之大道之恒
大道之恒 "太极"一词,据考最早出自<庄子·大宗师>与<周易·系辞传>. <大宗师>云:"夫道,--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 ...
-
大道源流
中医的思想,源自易经 把易经中的阴阳各三等分,就有了六气.六淫和六经辩证. 河图中的五,作为永恒的太阳,加上四时,那么就有了五运. 人法地,把洛书中的五,当成地,那么就是在天成五运,在地成五行. 五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