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最后的长城,倒了
相关推荐
-
赵国最后的柱石,李牧不死,秦国恐难轻易灭赵
公元前234年,秦将桓齮攻打赵国,夺取平阳.武城,斩首赵军十万,赵军主将扈辄被杀. 公元前233年,桓齮率领秦军东出上党,越过太行山,直击赵国后方.秦军勇猛,接连攻占赤丽.宜安,直扑邯郸,情势危急,赵 ...
-
李牧的后代有多厉害?差点打败韩信,死后被尊为神?
李牧是战国时赵国名将,与廉颇齐名,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他打匈奴,却秦国,战功赫赫,是赵国赖以支撑危局的唯一良将,然而却无端惨死,令人扼腕叹息,他是怎么死的? 李牧是赵国柏仁人,祖父为李昙,曾在秦国任御史 ...
-
赵国的结局:杀良将而国灭(金秋话三晋之四)
赵国长平之战后元气大伤,在秦国的步步蚕食下逐渐失去生命力,在最后关头杀死李牧等良将,最终被秦国所灭.本文主要介绍赵国后期的主要历史记载(本文是<赵世家>的第四篇文章).(资料来源:< ...
-
战国后期唯一能跟秦国掰掰手腕的赵国,是怎样逐步走向灭亡的呢?
赵国是秦王政扫灭六国,一统天下过程中最大的障碍,赵国国力雄厚,而且名将众多.赵国自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以来,一直是军事上较为强大的国家,秦国曾多次对赵国进行过打击,其中规模最大的就是长平之战和邯郸之战 ...
-
春秋战国历史人物——荀况荀子(战国末期赵国思想家、教育家)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华夏族(汉族),战国末期赵国人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qu ...
-
长平之战后,赵国为何还能打败30万秦军,全歼匈奴10万骑兵?
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秦赵两国发生的一场旷日持久的国力比拼之战,此战以赵国的全军覆没告终.赵军战死5万,投降40万.这40万人,除了年幼者200多人被释放,其他人皆被白起坑杀. 长平之战对赵国构成了致命的 ...
-
邢台不单是襄子封地,亦是赵国立国之国都
人们常说邢台历史上几次建国.几次定都.涉及到战国时期的赵国,只是根据地方志的记载,向来只说"邢台是赵襄子的封地",你知道吗?邢台也是赵国建立时的第一都城. 朱诰康熙<邢台县志 ...
-
邢台之赵国遗迹——读史笔记
<史记>自襄子立才有"襄子元年"之称,即认为自襄子才称赵为诸侯王国.清·林春溥<战国纪年>亦载:赵地昂.毕之分野.赵分晋得赵国.史书虽没有直接记载赵襄子立国 ...
-
赵国都城邢台(二)——读史笔记
邢台曾是赵国的都城.现在有的称邢台是赵襄子的"采地"是不确的. 据史料记载:赵氏叔带之时,周幽王无道,赵氏离开周朝到了晋国,事晋文侯,此为始建赵氏于晋国.自叔带以下,赵宗益兴,五世 ...
-
战国七雄之赵国的历史,第二个被秦灭亡,“胡服骑射”终为泡影
战国七雄之一的赵国是第二个被秦灭亡的.赵国从公元前403年赵烈侯建立诸侯国到公元前228年赵国都城邯郸被攻破.赵王迁被俘,共历经了9代10个王175年.如果算上公元前222年逃往代地(今河北蔚县东北) ...
-
「艺术中国」—— 陈开宇、林明深、赵国雄中堂对联诗书画展
<画里诗外 诗情画意> 梁如洁 三人行,艺以澄怀: 诗书画,用心达意! 山水中堂,诗书画联,中华传统文化之精粹.它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形式独特,内容丰富:穿越时空,绵延古今,滋润着华 ...
-
长平和邯郸两战之后,赵国为何还能再次崛起?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长平之战是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大型歼灭战.此战,赵国大将赵括和秦国大将白起两位将领对阵.对于战国四大名将之首的白起,针对赵括急于求胜的弱点,采取了佯败后退.诱敌脱离阵地,进而分割 ...
-
长平之战后,白起为什么宁死也不带兵打赵国?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长平之战,赵国惨败,四十几万精锐部队灰飞烟灭,国家已是岌岌可危.白起挟胜利之威,席卷赵国,势如破竹.此时的赵国,生死系于一线之间.然而,令人不解的是,秦昭王居然下令白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