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道德经》“善用人者,为之下”?
相关推荐
-
不懂教理,诵经有没有用?
[贤佳]不懂教理,听闻佛法也有功德,自己恭敬读诵更有功德,懂得教理更好.怎样算是懂教理?标准不好说,不宜因为懂教理少就不诵经.由恭敬诵经,可培福养慧,促进深明教理.如<法华经>说:&qu ...
-
你能做到老子的三宝吗?
你能做到老子的三宝吗?
-
简说《老子》道、德、无为、自然
来源公众号:至诚之心 原文:读<道德经>:别说老子是阴谋家 前言 老子骑着青牛,离开中原,一路西行,想找一个化外之地归隐.他是一个守藏吏,专门伺候主子读书的图书管理员,身份卑微,谁也不会把 ...
-
《道德经》第68章: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弗与;善用人者,为之下。
[原文] 善为士者①,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②: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③. [注释] ①士:武士,古代的武士也叫"士".这里指将帅 ...
-
善用人者,为之下, 是谓配天,古之极也,
老子.公刘版 第六篇,治大国如烹小鲜,下油 第三十一章,古之极的下油配天论 善战者,不怒, 善为士者,不武, 善胜敌者,不与, 善用人者,为之下, 是谓配天,古之极也, 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 ...
-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出处及意思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 摘自<老子·德经·第六十八章> 解释:善于带兵打仗的将帅,不逞其勇武:善于打仗的人,不轻易激怒:善于胜敌的人,不与敌人正面 ...
-
再读《道德经》之第八章 上善若水——老子理解的善
八,上善若水--老子理解的善 原文: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惟不争,故无尤. 原文理解: 善中之最善就应该象水一 ...
-
道德经·善剑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
道德经·善剑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 <道德经·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出自春秋战国时期老子写的<道德经>. 中文名道德经·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 ...
-
智者善用人,愚者善用术|鬼谷子
我们大家在帮别人出主意的时候,往往希望别人一定要听咱们的.我们在去办事的时候,总是希望事情一定要办好.这就叫人之常情. 如何能保证"言必听,行必成"? 一 美国科学史家朱克曼在对诺 ...
-
(一)如何正确理解道德经三个字 一、道 《尔雅·释宫》:一达谓之道路,二达谓之歧旁,三达谓之剧旁,四...
闲雲淡淡 2017-02-27 10:04:12 东方财富Android版 关注 (一)如何正确理解道德经三个字 一.道 <尔雅·释宫>:一达谓之道路,二达谓之歧旁,三达谓之剧旁,四达谓之 ...
-
如何正确理解“道德经”三个字
按语:本文分两部分对"道德经"三个字进行解读 道德训义 一.道者,万物之所宗 我们要讲<道德经>,首先,需要理解道到底是指什么,德到底是指什么,经又到底是指什么.所以, ...
-
如何正确理解道德经三个字?
一.道 <尔雅·释宫>:一达谓之道路,二达谓之歧旁,三达谓之剧旁,四达谓之衢,五达谓 之康,六达谓之庄,七达谓之剧骖,八达谓之崇期,九达谓之逵. 只有一个方向的路,叫做道.出现分叉路,叫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