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秉琦:关于重建中国史前史的思考
相关推荐
-
汉源麦坪:淹没5000年
<看历史>文┃冯晓枫 一百年后,有几人能再看到麦坪?对于我们而言,初见已是永别. 彭志全走到108国道路基边,爬上一个小土堆,张望片刻后,回到我面前,递给我一个望远镜. 彭是土生土长的汉源 ...
-
中国的人文历史--史前文明(旧石器时代)
#人文# 中国的人文历史--史前文明(170万年前--公元前2000年) 历史名词:旧石器时代. 诞生时段:170万年前-1万年前. 详解事件:这个时代给人最基础的认识就是开始运用石器进行生产生活,而 ...
-
中国考古百年 | 甘青考古一百年
甘肃省和青海省位于中国西北地区.从中国考古学诞生之初至今的百年时间内,甘青考古为中国考古乃至世界考古呈现了丰富多彩的考古资料,书写了从旧石器时代至宋元明百万年独具特色的西北历史,提供了有别于中国其他地 ...
-
稻城皮洛遗址刷新世界考古历史
中国文化报实习记者 刘源隆 "阿舍利技术体系被公认为人类历史上第一种标准化加工的重型工具,代表了古人类进化到直立人时期石器加工制作的最高技术境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王幼平介 ...
-
岩画与岩画研究
[核心提示]岩画是史前无文字时期人类活动的遗留物,距今或许几千年,或许几万年,它的存在给我们提供了了解史前人类的证据.把岩画仅仅作为艺术形式,在今天看来有失偏颇,岩画是史前人类用艺术的形式所表现出来的 ...
-
华夏文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等最为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中,中华文明不但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 ,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她自远古而来,绵延不断.一脉相承直至今日. 参 ...
-
陈胜前:重建中国史前史的条件
古史重建是中国考古学的核心任务之一,这一任务的具体提出要追溯到苏秉琦先生的论文<关于重建中国史前史的思考>(<考古>1991年第12期).文中提及该文的缘起,当时,社科院考古所 ...
-
大咖震撼热议|| 走出苏秉琦时代的中国考古学与“中国学派”
编者按 作为一个致力于古史理论和传统思想现代转型的专业平台--"新古史辨"期待更多大咖参与讨论,共同推动这一激动人心的理论创新事业. 许宏: @易建平 力作,已转.我圈素有尊老和为 ...
-
三星堆的出现,恰恰证明了中国考古学大家苏秉琦先生的理论
三星堆的出现,恰恰证明了中国考古学大家苏秉琦先生的理论!一种观点认为,看看很多探讨三星堆的,都是在强调相似性,关联性,很少有人说族群的. 三星堆文物 古蜀国的先民,肯定不是汉族,至少不是华夏族,和现在 ...
-
苏秉琦的中国文化六大区域划分理论是什么?
提及"中国早期六大文化区系",就不得不提苏秉琦先生.他不仅是新中国考古学的主要奠基人,也是考古学"中国学派"的倡导者,还是北京大学考古学科的创办人. 为了开展考 ...
-
李新伟:共识的中国、理想的中国和现实的中国 ——苏秉琦“中国”观的新思考
一 苏秉琦早在1979年就指出中国考古学的首要问题是正确回答"中国文化起源.中华民族的形成.统一和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完成这一使命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是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史前 ...
-
香格里拉曰邦,兼谈苏秉琦“古・方・王国”古史桁架|汉字密匙
导 语:"香格里拉"一词,源于古藏经中的香巴拉王国,是藏传佛教徒心中圣地,亦是"伊甸园.理想国.世外桃源.乌托邦和极乐世界"代名词.二战时,元首即遣精兵强将,去 ...
-
孙庆伟|苏秉琦:“为历史而考古”的学科缔造人
编者按 苏秉琦:"为历史而考古"的学科缔造人 文 | 孙庆伟 (<读书>2019年4期新刊 ) 苏秉琦(一九〇九至一九九七)是中国考古学上的一座丰碑,他是中国考古学&q ...
-
朱乃诚:苏秉琦晚年考古学研究探索的启示
摘要:苏秉琦晚年围绕"国家起源和民族文化传统"这一研究探索的核心内容,创建起一个有关中国国家起源与发展的全新的学术体系.这始自1979年苏先生布局在张家口一带进行的考古探索,初衷是 ...
-
高度浓缩的中国史前史,30000年的历史,6个小时搞定
热烈欢迎 编者导读 我们接触历史总会遇到这样一个难题:越接近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我们越是了解的透彻与详尽.而越是远离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我们就越是因史料的不足,出土文物数量种类的限制而难以深入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