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伟:共识的中国、理想的中国和现实的中国 ——苏秉琦“中国”观的新思考
相关推荐
-
甲骨文“四方凤”,记载了距今7000年前的浙江河姆渡文化
#甲骨文"四方凤",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河姆渡文化# {上图为甲骨文"四方风",珍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 "四方风"第一行甲骨文识读:东方, ...
-
外国君主只想扩大版图,而中国君主只想一统中国,这是为何?
中国不统一,就会诸侯割据,后患无穷,向北不打到长城就会被草原民族欺负:向西不拿下河西走廊:就会断掉丝绸之路失去经济命脉让藏蒙结合被包围:向东不打到海边,就失去了钱仓粮仓:向南不打过长江,就失去了半壁江 ...
-
任锋:共和的政教之维——梁启超论题与钱穆道统说的三个面向
摘要:现代儒者钱穆着眼于中国政治传统的悠久智慧与文化体系的根本原理,力图在启蒙革命主义之外阐发对于道统和治统的别样诠解.道统作为立国根基的精神信念共识,本身蕴涵了中国文明基于天人相合原理的政教秩序构设 ...
-
伊斯兰革命的结果
少年时代,最崇尚的是革命二字,因为新国的一切美好,都是革命带来的.虽说生不逢时,没赶上激情燃烧的革命岁月,没参加革命运动,但我接受的是革命思想的教育与洗礼,满脑子都是革命思想与革命激情,骨子里就是一个 ...
-
新年读书计划 | 《公众舆论》第十七章至第十八章:民主理想的坍塌
新年读书计划 | 《公众舆论》第十七章至第十八章:民主理想的坍塌
-
三星堆的出现,恰恰证明了中国考古学大家苏秉琦先生的理论
三星堆的出现,恰恰证明了中国考古学大家苏秉琦先生的理论!一种观点认为,看看很多探讨三星堆的,都是在强调相似性,关联性,很少有人说族群的. 三星堆文物 古蜀国的先民,肯定不是汉族,至少不是华夏族,和现在 ...
-
苏秉琦的中国文化六大区域划分理论是什么?
提及"中国早期六大文化区系",就不得不提苏秉琦先生.他不仅是新中国考古学的主要奠基人,也是考古学"中国学派"的倡导者,还是北京大学考古学科的创办人. 为了开展考 ...
-
孙庆伟|苏秉琦:“为历史而考古”的学科缔造人
编者按 苏秉琦:"为历史而考古"的学科缔造人 文 | 孙庆伟 (<读书>2019年4期新刊 ) 苏秉琦(一九〇九至一九九七)是中国考古学上的一座丰碑,他是中国考古学&q ...
-
苏秉琦:关于重建中国史前史的思考
一 问题的提出 在酝酿考古研究所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期间,徐苹芳同志就史前史的有关问题来征询我的意见,一共提了十个问题,总起来说,是关于"如何重建中国史前史" ...
-
大咖震撼热议|| 走出苏秉琦时代的中国考古学与“中国学派”
编者按 作为一个致力于古史理论和传统思想现代转型的专业平台--"新古史辨"期待更多大咖参与讨论,共同推动这一激动人心的理论创新事业. 许宏: @易建平 力作,已转.我圈素有尊老和为 ...
-
李新伟:从广义视角审视“最初的中国”
已故考古学家苏秉琦早在1979年就指出中国考古学"必须正确回答下列诸问题,中国文化起源.中华民族的形成.统一和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等".经过数十年的材料积累和深入研究,考古学界的 ...
-
李新伟:中国史前陶器图像反映的“天极”观念
摘要:凌家滩玉版等重要遗物揭示出先秦文献记载的天极观念在史前时代已经出现,要点包括天极为天体的中心,可以用八角星纹和纽结纹表示:神鸟和猪这两种动物与天极运行密切相关.这为识别中国史前陶器图像反映的天极 ...
-
讲座回顾|李新伟:“最初的中国”考古学认定
11月18日晚,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东方考古论坛"邀请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李新伟研究员做题为"'最初的中国'的考古学认定"学术讲座.讲座由山东大学历史文 ...
-
李新伟:中国史前昆虫“蜕变”和“羽化”信仰新探
摘要:中国史前社会上层墓葬中,有以玉质昆虫随葬的现象,此与昆虫信仰有关的传统绵延不绝,在商周玉器和青铜器纹饰上有更丰富的表现,从而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多被认为与古代人们再生信仰有关联.本文对相关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