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伟:中国史前陶器图像反映的“天极”观念
相关推荐
-
淅川这个弹丸小村,竟然发现400余处古代遗迹
单岗遗址位置图 单岗遗址位于淅川县盛湾镇单岗村北约250米,丹江南岸的二级阶地上部,属丘陵地形.遗址处于土梁的北端,地势南高北低,丹江河道从遗址北部流过.地理坐标为N:32°57′50″,E:111° ...
-
李新伟:陶寺墓地彩绘陶器上的鸟纹
摘要:彩绘陶为陶寺文化等级身份的重要标志.陶寺遗址墓地中蟠龙纹盘仅见于一类墓,有较复杂图案的彩绘陶仅见于一类墓和二类墓的甲型和乙型墓.但目前对于陶寺墓地出土壶.瓶.折腹盆等器物上的复杂图像尚无深入研究 ...
-
凌家滩玉人、刻纹玉版和玉龟「连载四」
1987年6月发掘的凌家滩遗址87M4号墓葬,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坑内填土较硬,红黄色,略含少量小颗粒沙浆.墓坑中部偏北发现一段人骨,已朽无法取出.墓内还发现有朱砂. 87M4随葬品共有145件(组 ...
-
禹会村遗址
禹会村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时代:新石器时代 禹会村遗址又名禹墟,位于涂山南麓,蚌埠市西郊禹会区秦集乡禹会村.分布范围自合体东岸至大堤下,遗址到村东.村南,东西宽约300米,南北长约2000米 ...
-
李新伟:中国史前昆虫“蜕变”和“羽化”信仰新探
摘要:中国史前社会上层墓葬中,有以玉质昆虫随葬的现象,此与昆虫信仰有关的传统绵延不绝,在商周玉器和青铜器纹饰上有更丰富的表现,从而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多被认为与古代人们再生信仰有关联.本文对相关资 ...
-
李新伟:共识的中国、理想的中国和现实的中国 ——苏秉琦“中国”观的新思考
一 苏秉琦早在1979年就指出中国考古学的首要问题是正确回答"中国文化起源.中华民族的形成.统一和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完成这一使命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是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史前 ...
-
李新伟:良渚文化“神人兽面”图像的内涵及演变
一 良渚文化反山墓地M12:98玉琮上精雕细刻的羽冠方面人和环眼獠牙兽合体的图像通常被称作"神人兽面"图像.良渚遗址群范围内的最高等级玉器上常见这样的完整图像,被称作良渚文化的&q ...
-
李新伟:从广义视角审视“最初的中国”
已故考古学家苏秉琦早在1979年就指出中国考古学"必须正确回答下列诸问题,中国文化起源.中华民族的形成.统一和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等".经过数十年的材料积累和深入研究,考古学界的 ...
-
讲座回顾|李新伟:“最初的中国”考古学认定
11月18日晚,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东方考古论坛"邀请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李新伟研究员做题为"'最初的中国'的考古学认定"学术讲座.讲座由山东大学历史文 ...
-
中国考古百年 | 李新伟:仰韶遗址发掘和中国考古学的诞生
安特生在1934年出版的<黄土的儿女>第五章提到,他第一次到渑池是1918年.第五章的题目为"龙和龙骨矿",当时他的兴趣是中国民间被称作"龙骨"的古 ...
-
李新伟:良渚文化和“最初的中国”
2019年,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学界振奋之余,也面临一个自己长期争论.公众万分关切.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问题:良渚古城遗址为代表的高级政治-文化体的出现与中国文明的形成是什么关系?甚至发问:良渚文化 ...
-
【考古札记】李新伟:良渚文化和“最初的中国”
2019年,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学界振奋之余,也面临一个自己长期争论.公众万分关切.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问题:良渚古城遗址为代表的高级政治-文化体的出现与中国文明的形成是什么关系?甚至发问:良渚文化 ...
-
良渚文化和“最初的中国” 作者:李新伟
作者:李新伟 <光明日报>( 2021年01月17日 12版) . [考古中国] 2019年,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学界振奋之余,也面临一个自己长期争论.公众万分关切.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