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庆伟|苏秉琦:“为历史而考古”的学科缔造人
相关推荐
-
苏秉琦:告别一烛独照,看见满天星斗
作者:郭大顺 <光明日报>(2020年11月02日 11版) . 学人小传 苏秉琦(1909-1997),河北省高阳县人.考古学家.北平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
-
历史唯物论与中国考古学理论体系
1921年,中国地质调查所的外聘专家.瑞典地质学家和考古学家安特生(1874-1960)主持发掘河南省渑池县仰韶遗址,随后提出"仰韶文化"这一命名.学术界往往将其作为中国考古学出现 ...
-
第1284篇 《红山文化考古记》问世
X图1 资料照片:国家博物馆展出的红山文化玉玦. "我是谁?从哪来?到哪去?"这是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也是思想诞生以来,无数人曾经思考以及正在思考的问题.不同的人对这一命题会有不同 ...
-
郭大顺:从史前考古研究成果看古史传说的五帝时代
有关五帝时代的历史,文献记载少,详实程度低,不同理解多.所以,复原五帝时代历史,主要依靠考古学,老一辈学者对此冀于希望①.考古学者既要避免以往的简单比附,也不必因此而过于谨慎,应抱积极态度.因为这是考 ...
-
李新伟:共识的中国、理想的中国和现实的中国 ——苏秉琦“中国”观的新思考
一 苏秉琦早在1979年就指出中国考古学的首要问题是正确回答"中国文化起源.中华民族的形成.统一和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完成这一使命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是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史前 ...
-
三星堆的出现,恰恰证明了中国考古学大家苏秉琦先生的理论
三星堆的出现,恰恰证明了中国考古学大家苏秉琦先生的理论!一种观点认为,看看很多探讨三星堆的,都是在强调相似性,关联性,很少有人说族群的. 三星堆文物 古蜀国的先民,肯定不是汉族,至少不是华夏族,和现在 ...
-
香格里拉曰邦,兼谈苏秉琦“古・方・王国”古史桁架|汉字密匙
导 语:"香格里拉"一词,源于古藏经中的香巴拉王国,是藏传佛教徒心中圣地,亦是"伊甸园.理想国.世外桃源.乌托邦和极乐世界"代名词.二战时,元首即遣精兵强将,去 ...
-
苏秉琦的中国文化六大区域划分理论是什么?
提及"中国早期六大文化区系",就不得不提苏秉琦先生.他不仅是新中国考古学的主要奠基人,也是考古学"中国学派"的倡导者,还是北京大学考古学科的创办人. 为了开展考 ...
-
朱乃诚:苏秉琦晚年考古学研究探索的启示
摘要:苏秉琦晚年围绕"国家起源和民族文化传统"这一研究探索的核心内容,创建起一个有关中国国家起源与发展的全新的学术体系.这始自1979年苏先生布局在张家口一带进行的考古探索,初衷是 ...
-
孙庆伟:启、益之争与禅让的实质
夏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夏王朝的建立标志着禅让制的崩溃和世袭制的确立,而启.益之争则是由禅让到世袭的转折点.纵观整个中国历史,禅让制和暴力革命是政权更迭最主要的两种方式,史前禅让制对后世的影响堪 ...
-
苏秉琦:关于重建中国史前史的思考
一 问题的提出 在酝酿考古研究所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期间,徐苹芳同志就史前史的有关问题来征询我的意见,一共提了十个问题,总起来说,是关于"如何重建中国史前史" ...
-
苏秉琦先生的“瓦罐排队”术
[导读]苏先生说:有人问我为什么搞"瓦罐排队",这是个有趣的问题,是个重要问题,也是个还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探索的问题."瓦罐排队"不是个专门名词,它也不会 ...
-
大咖震撼热议|| 走出苏秉琦时代的中国考古学与“中国学派”
编者按 作为一个致力于古史理论和传统思想现代转型的专业平台--"新古史辨"期待更多大咖参与讨论,共同推动这一激动人心的理论创新事业. 许宏: @易建平 力作,已转.我圈素有尊老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