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秉琦的中国文化六大区域划分理论是什么?
相关推荐
-
陈胜前:重建中国史前史的条件
古史重建是中国考古学的核心任务之一,这一任务的具体提出要追溯到苏秉琦先生的论文<关于重建中国史前史的思考>(<考古>1991年第12期).文中提及该文的缘起,当时,社科院考古所 ...
-
第1245篇 从“三岔口”到“Y”形文化带1
从"三岔口"到"Y"形文化带 --重温苏秉琦先生关于中华文化与文明起源的一段论述 郭大顺 "三岔口"和"Y"形文化带,是 ...
-
从红山与凌家滩玉器对比看红山文化区同为苏美尔人殖民地
传统考古学认为黄河中上游是华夏文明的诞生地(其实是迁徙地),但后来的考古学发现中国新石器文化如满天星斗遍布中国大地.然而在这"满天星斗"的新石器文化中,考古学专家们很少向大众传递的 ...
-
苏秉琦:告别一烛独照,看见满天星斗
作者:郭大顺 <光明日报>(2020年11月02日 11版) . 学人小传 苏秉琦(1909-1997),河北省高阳县人.考古学家.北平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
-
第1284篇 《红山文化考古记》问世
X图1 资料照片:国家博物馆展出的红山文化玉玦. "我是谁?从哪来?到哪去?"这是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也是思想诞生以来,无数人曾经思考以及正在思考的问题.不同的人对这一命题会有不同 ...
-
山东发现商代及新石器文化遗物 不可多得的考古学研究新材料
[山东发现商代及新石器文化遗物 不可多得的考古学研究新材料 ]记者从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了解到,考古队员在对山东菏泽市孙大园堌堆文化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时,发现了156座汉墓,并发现了9座东周墓葬.5个商 ...
-
三星堆的出现,恰恰证明了中国考古学大家苏秉琦先生的理论
三星堆的出现,恰恰证明了中国考古学大家苏秉琦先生的理论!一种观点认为,看看很多探讨三星堆的,都是在强调相似性,关联性,很少有人说族群的. 三星堆文物 古蜀国的先民,肯定不是汉族,至少不是华夏族,和现在 ...
-
李新伟:共识的中国、理想的中国和现实的中国 ——苏秉琦“中国”观的新思考
一 苏秉琦早在1979年就指出中国考古学的首要问题是正确回答"中国文化起源.中华民族的形成.统一和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完成这一使命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是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史前 ...
-
苏秉琦:关于重建中国史前史的思考
一 问题的提出 在酝酿考古研究所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期间,徐苹芳同志就史前史的有关问题来征询我的意见,一共提了十个问题,总起来说,是关于"如何重建中国史前史" ...
-
大咖震撼热议|| 走出苏秉琦时代的中国考古学与“中国学派”
编者按 作为一个致力于古史理论和传统思想现代转型的专业平台--"新古史辨"期待更多大咖参与讨论,共同推动这一激动人心的理论创新事业. 许宏: @易建平 力作,已转.我圈素有尊老和为 ...
-
香格里拉曰邦,兼谈苏秉琦“古・方・王国”古史桁架|汉字密匙
导 语:"香格里拉"一词,源于古藏经中的香巴拉王国,是藏传佛教徒心中圣地,亦是"伊甸园.理想国.世外桃源.乌托邦和极乐世界"代名词.二战时,元首即遣精兵强将,去 ...
-
孙庆伟|苏秉琦:“为历史而考古”的学科缔造人
编者按 苏秉琦:"为历史而考古"的学科缔造人 文 | 孙庆伟 (<读书>2019年4期新刊 ) 苏秉琦(一九〇九至一九九七)是中国考古学上的一座丰碑,他是中国考古学&q ...
-
朱乃诚:苏秉琦晚年考古学研究探索的启示
摘要:苏秉琦晚年围绕"国家起源和民族文化传统"这一研究探索的核心内容,创建起一个有关中国国家起源与发展的全新的学术体系.这始自1979年苏先生布局在张家口一带进行的考古探索,初衷是 ...
-
苏秉琦先生的“瓦罐排队”术
[导读]苏先生说:有人问我为什么搞"瓦罐排队",这是个有趣的问题,是个重要问题,也是个还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探索的问题."瓦罐排队"不是个专门名词,它也不会 ...
-
【考古札记】苏秉琦:告别一烛独照,看见满天星斗
学 人 小 传 苏秉琦(1909-1997),河北省高阳县人.考古学家.北平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教授.1952年至1982年兼任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主任,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