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秉琦先生的“瓦罐排队”术
相关推荐
-
今晚讲座:仰韶百年及其文明成就
壹 仰韶遗址发现百年,也是中国考古百年 2021年,中国考古人迈入了神圣的"仰韶百年". 说他神圣,毫不夸张.在中国考古界,"仰韶文化"是里程碑式的存在. 仰韶 ...
-
考古学・大地湾遗址
大地湾遗址 中国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以大地湾文化和仰韶文化为主的遗址.还有少量的马家窑文化遗存.位于甘肃省秦安县邵店村东.面积约 12 万平方米.1978-1982 年甘肃省博物馆主持发掘,揭露面积 1 ...
-
国内聚落考古发展之探讨
贠泽荣 摘要:本文对聚落考古在国内的发展进行了探讨.探讨从研究视角.学术背景.方法实践等三个方面展开,结论认为,国内的聚落考古是学科阶段性成果之上的扩容性发展,聚落考古本身的学术背景和优势为学科瓶颈提 ...
-
陶寺、大柴遗址分期及其他——兼谈山西夏代考古学文化诸问题
二遗址都位于山西襄汾县,写这篇文章是由大柴分期引起的,看到了山西夏代考古学文化的一些问题,也曾名为"大柴.陶寺夏代遗存分期及其他",后来按照"先来后到"遂用今名 ...
-
殷墟文化的多元因素再分析———以陶鬲为例
摘要:以殷墟遗址晚商遗存为代表的殷墟文化,文化风格具有浓厚的多元特点,主要通过陶质类器物上表现出来.本文根据殷墟遗址的有关新发现,以陶鬲为例,讨论了殷墟文化的多样性.首先按考古分类标准将陶鬲分为三大类 ...
-
三星堆的出现,恰恰证明了中国考古学大家苏秉琦先生的理论
三星堆的出现,恰恰证明了中国考古学大家苏秉琦先生的理论!一种观点认为,看看很多探讨三星堆的,都是在强调相似性,关联性,很少有人说族群的. 三星堆文物 古蜀国的先民,肯定不是汉族,至少不是华夏族,和现在 ...
-
香格里拉曰邦,兼谈苏秉琦“古・方・王国”古史桁架|汉字密匙
导 语:"香格里拉"一词,源于古藏经中的香巴拉王国,是藏传佛教徒心中圣地,亦是"伊甸园.理想国.世外桃源.乌托邦和极乐世界"代名词.二战时,元首即遣精兵强将,去 ...
-
苏秉琦的中国文化六大区域划分理论是什么?
提及"中国早期六大文化区系",就不得不提苏秉琦先生.他不仅是新中国考古学的主要奠基人,也是考古学"中国学派"的倡导者,还是北京大学考古学科的创办人. 为了开展考 ...
-
孙庆伟|苏秉琦:“为历史而考古”的学科缔造人
编者按 苏秉琦:"为历史而考古"的学科缔造人 文 | 孙庆伟 (<读书>2019年4期新刊 ) 苏秉琦(一九〇九至一九九七)是中国考古学上的一座丰碑,他是中国考古学&q ...
-
李新伟:共识的中国、理想的中国和现实的中国 ——苏秉琦“中国”观的新思考
一 苏秉琦早在1979年就指出中国考古学的首要问题是正确回答"中国文化起源.中华民族的形成.统一和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完成这一使命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是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史前 ...
-
朱乃诚:苏秉琦晚年考古学研究探索的启示
摘要:苏秉琦晚年围绕"国家起源和民族文化传统"这一研究探索的核心内容,创建起一个有关中国国家起源与发展的全新的学术体系.这始自1979年苏先生布局在张家口一带进行的考古探索,初衷是 ...
-
苏秉琦:关于重建中国史前史的思考
一 问题的提出 在酝酿考古研究所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期间,徐苹芳同志就史前史的有关问题来征询我的意见,一共提了十个问题,总起来说,是关于"如何重建中国史前史" ...
-
大咖震撼热议|| 走出苏秉琦时代的中国考古学与“中国学派”
编者按 作为一个致力于古史理论和传统思想现代转型的专业平台--"新古史辨"期待更多大咖参与讨论,共同推动这一激动人心的理论创新事业. 许宏: @易建平 力作,已转.我圈素有尊老和为 ...
-
【考古札记】苏秉琦:告别一烛独照,看见满天星斗
学 人 小 传 苏秉琦(1909-1997),河北省高阳县人.考古学家.北平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教授.1952年至1982年兼任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主任,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