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市级媒体合并与改革,势在必行

今年8月18日至23日我再次来到塞北的银川,先到银川新闻传媒集团讲学调研,再去参加2020年第二届中国融媒创新发展年会,在会上我作了题为《媒体转型新驱动——直播赋能与媒体电商》的演讲。与此同时,我跟全国各地的媒体人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他们大多来自地市级媒体,这些媒体如何融合和转型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2018年中央部署了县级融媒体建设,自始全国各地纷纷成立融媒体中心,县级融媒由此进入了快车道。相比之下,地市级媒体如何融如何改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解决方案。相比中央和省级媒体,地市级媒体实力较弱,而城市台和地市报纸大多又各自为政,因此在融合中困难重重,在转型中举步维艰,在竞争中日显疲态。

自2016年以来,地市级媒体纷纷组建传媒集团。据不完全统计,有如下几家:

2016年4月,银川市整合银川日报社、银川市广播电视台,组建银川市新闻传媒集团。经过半年多的筹备,12月26日,银川市新闻传媒集团正式揭牌,这是整合较早的一家地市媒体。

2018年8月,辽宁省大连市的“大连新闻传媒集团”正式揭牌,它由大连报业集团、大连广播电视台、大连京剧院、大连舞美设计中心、团市委宣传教育中心等11家单位整合而成。

2018年9月29日,安徽芜湖传媒集团揭牌成立,这是安徽首个市级传媒集团。

2018年10月9日,山西省晋城市新闻传媒集团成立,整合太行日报社与晋城广播电视台,组建晋城市新闻传媒集团。

2019年4月23日,绍兴市整合绍兴报业传媒集团、绍兴广播电视传媒集团,组建绍兴市传媒集团有限公司,负责运营市新闻传媒中心所有经营性资产,性质为市政府直属国有文化企业。

2019年4月28日,珠海传媒集团、珠海市新闻中心正式挂牌。

今年我还给刚成立的汕头融媒集团讲课。看来,地市级媒体合并是大势所趋。

其实地市媒体合并早就有,早些年主要是地市级电台与电视台合并,现在是“广电+报纸”的整合模式,合并后成立传媒集团。然而,目前大多数地市级媒体仍处于观望和看待。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各自包袱重,合并后领导和员工都不好安排;二是大家都是穷兄弟,抱团未必能取暖;三是即使有些地市级媒体经营尚可,但也不愿意增员减效。还有谁并谁?如何并?谁领军?这些都需要顶层设计。即使合并了,于我看地市级媒体合并、改革与转型需要迈过”三道坎“:

一、从机构合并到媒体融合

地级市媒体都有一定的规模的广电和纸媒,合并会涉及复杂的机构重整和人事安排,现在看来在集团的统揽下,广播电视报纸还基本是各自独立运营,只是减少了一些行政管理部门,增加了新媒体部门和业务。目前此类传媒集团只是产生”物理反应“,还未能产生1+1大于2的”化学反应“,无论从思想观念还是运营架构还未能进入深度融合阶段。目前地市级媒体深度融合面临不少问题:人才的流失与匮乏、媒体本身的动力不足、“互联网+”思维欠缺等。

担心被“空心化”的地市级媒体,他们的“广电+报业”是媒体整合还是媒体融合?是“两张皮”还是一只拳?如何在“报台合并”后尽快探出新路,发挥“合二为一”的效能?诚然,无论是机构整合还是媒体融合,都需要改变观念和机制。现在大多数地市级媒体还是属于公益二类,是可以开展市场经营的。事实上一些地市级媒体已经开始从单一新闻拓展到服务和政务,有些媒体还涉足直播电商业务,虽然只是试水也值得肯定。但做大做强还需要建立真正的市场主体,实现”体外循环“。

二、新旧业务比例从“3:7"到”7:3“

现在是传统媒体向新型媒体的转型过程,新媒体业务亟待发展,传统媒体任务也要完成,二者的比例基本上是“3:7"。但是现在已经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内容生产、传播和经营都要迅速转向新媒体领域,新旧业务比例要尽快倒过来变成”7:3“。而且不是简单搬运的”+互联网“,而应该是重建用户关系的”互联网+“。与此配套的应是组织架构的改变,中国教育电视台总编辑胡正荣坦言:“我们现在看到的融媒体所谓流程打通是指新闻采编流程的打通,并不是在所有的业务流程上打通,即并不是组织再造流程或平台再造流程打通。”

当前的融媒仍有一些误区,比如说重硬件轻硬件,重整合轻融合,形式主义的政绩工程较多,更多的还是以传统媒体思维来主导融合。就拿广电媒体来说,我较早提出”网台融合,先网后台“的,我还认为县级融媒不是办台而是办网。遗憾的现在大多数地市级媒体还是以传统业务为主,值得称道的是这次参会的广东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DV现场》的新媒体业务,他们不是这个电视栏目的延伸,而是完全为新媒体生产的内容,适合电视的再反哺给电视。把新媒体新领域作为地市级媒体的主营业务正是其转型成功的重要标志。

三、从打造APP到搭建MCN

地市级媒体为了抢占移动端纷纷开发自己的APP或接入省级媒体的APP,但由于投入有限和体制机制原因,这些APP不仅用户规模少功能单一,大多缺少足够的传播力、影响力和竞争力,还不能算是真正的媒介平台。笔者认为无论是”中央厨房“还是自有APP都难以让地市级媒体实现突围,有人认为成功的MCN就是未来的媒体。这是不是唯一的出路现在还不好说,但对于地市级媒体至少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方向。

记得以前有一位电视台台长调侃自己是车间主任,他把电视台看成一个生产车间,确实过去传统媒体主要是做内容生产。但是进入互联网时代,没有运营的内容是没有价值的。除了抓好优质内容生产,地市级媒体更要学会内容分发、内容运营和服务提供,学会借助各种传播渠道和平台,而MCN业态的崛起,为正在苦寻媒体融合出路的地市级媒体提供了一个可选路径。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都干过的王平在会上提出媒体要打造9大功能的自主可控服务新平台,而笔者则认为直播电商应成立媒体转型的新驱动力。

诚然,地市级媒体合并潮正在兴起,没有多少成功经验,反而面临的困难和阻力不少,有业界朋友坦言,现实很难。一方欠账太多,一方经营尚可,后者会有抵触,不想合,甚至抵制。也有人认为,媒体融合,是场革命,方方面面利益牵扯,很难做到完全融合。在垂直服务上,融媒体中心所能吸取的资源更少少之又少,目前地市基本上都有本地政务通,不可能放开的。

诚然,我们不能为合并而合并,还要找到合适的整合方式有效的融合方式。诚然,合并只是做大不等于做强,接下来的融合创新才是题中之义。诚然,地市级媒体面临的挑战是前所未有的,但困难越大往往意味着机会越多。我认为要摈弃得过且过,被动防守的消极心态,地市级媒体的整合与融合是时不我待,机不可失,如果不想温水煮青蛙被时代所抛弃就要主动出击,断臂求生。地市级媒体的出路既需要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也需要自下而上的创新驱动。

最后我要说的是,地市级传媒集团需要提供咨询培训服务的,未来媒体研究院和谭天教授可以提供智力支持和和各种合作。

主要参考文章:
地市级媒体“报台合并”该怎么合?
融媒赋能从改制开始
(0)

相关推荐

  • 【专访】融媒体中心建设是需要持续迭代的!

    中国广电+通信深度自媒体 本文3000 字,建议阅读 10 分钟 作者 |编辑部/  制作 | 常叨叨 编辑 | 常小二  /  主编 | 常星阁 "媒体融合"被写入"十 ...

  • 市级融媒体平台要如何建设和运营

    当前,媒体融合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已是大势所趋,各大传统媒体都将规划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提升到战略高度. 为了实现 ...

  • 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

    自去年11月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概念,这一新词.新政立马在国内传遍开来,各个领域都在如火如荼的展开实践,连奶牛场都开始进行提升质量,减少 ...

  • 【王三虎】突出四大经典的中医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是促成中国社会摆正中医位置百年不遇的重大转机.100多年前,国家积贫积弱,饱受欺凌,水深火热,又逢西风强劲,国人震惊欲蒙,喜新厌旧,几乎到了"举世昏迷,莫能觉悟& ...

  • 胡荣华:象棋改革势在必行,任何人都不能阻挡

    两年前,一位棋迷朋友给我写了一封信.信中说了这样的一个故事. 八十年前,北京的几位大商贾出资邀请太极拳的杨掌门和八卦拳的董掌门来一场内家拳的决斗.消息传开,京都校场那天观者如堵. 杨掌门在中央屏气蓄势 ...

  • 学区改革势在必行,北京海淀区做为全国高考...

    学区改革势在必行,北京海淀区做为全国高考升学率最高的区域之一,今年的学区政策密集出台,随着招生时间的临近,各种政策终于有了相对清晰的解读,今天班长就和大家一起学习一下海淀区的学区改革政策,首先不得佩服 ...

  • 美国大麻改革势在必行,联邦层级政策纷纷出台

      这是汉麻博士的第1661篇原创文章 今日主题 对于美国联邦层面的大麻立法来说,2021年是最为忙碌的一年.虽然,联邦层面的大麻改革尚未通过成为正式法律,但美国各州及地区提出的大麻法案已经在逐步确定 ...

  • 中国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随着国家的双减政策落地,中国教育彻底变天了,国家重拳出击,学科类辅导班关门大吉! 试想一下,国家为什么这么果断彻底.干净利索?几乎是一刀就切干净呢? 国家这么做,背后有何深意呢?作为家长,作为老百姓我 ...

  • 地市级媒体“并转”路在何方?

    日前,我写了一篇文章<地市级媒体合并与改革,势在必行 >,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和讨论.有人说,城市台和报纸的合并谈何容易,这其中牵扯的各方利益太多,领导干部安排.部门编制重构.资产债务清还.生 ...

  • 玉米临储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我国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开始于2007年,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这项制度的实施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对于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农民增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国内外市场的深刻变化,特 ...

  • 造成德国财富不均的最重要原因居然是继承,遗产税改革势在必行!

    从国际比较来看,德国私人财富的分布非常不均.德国百万富翁的实际资产比以前认为的要高得多.而更多的德国人几乎没有资产,没有储蓄,甚至负债累累.因此,他们必须依赖国家福利生活.在新冠危机中,这种高度的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