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河的女儿》

这是青色兰香推荐的第200部作品

《恒河的女儿》

作者:贝碧·哈尔德

译者:苏守玉  张丽君

长度:15万字

适合:高中以上

这本书非常特殊:它是由一位文化水平相当相当低的女性写成的。全书几乎没有任何形容词,甚至带感情色彩的词都屈指可数,更别说精彩的描写或富于哲理的感悟了,根本没有。

但此书朴拙的语言所讲述的内容却会令人扎心地感动。这本书揭开了印度生活,尤其是女性社会处境的真相。所以无论我把这个故事讲得怎样全,都不会影响大家读书的感受。那些真相不是故事梗概所能表达的,只有一字一句地读了这本书,才知道她讲得是怎样的一个社会现实。

贝碧四岁时,母亲受不了家庭生活的重担和父亲的不负责任,带着小弟弟离家出走了。留下了哥哥姐姐和贝碧。父亲先后给孩子们找了两个继母,但继母和父亲一样,并不真的关心孩子们。在贝碧还不到十三岁的时候,父亲就草率地把她嫁给了一个完全没文化的男人。这个男人不爱贝碧,更别说关心了,对贝碧说打就打——在当地,丈夫打妻子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十四岁时,贝碧生下了她的大儿子,几乎死在医院里。而她的丈夫连面都没露,第二天才像没事似地给贝碧送来些吃的。

贝碧也想对抗这种生活,自己找工作,谋得生活的自主,但生活并没有因此而变得宽松起来,丈夫的冷漠、妒忌、暴力让贝碧越来越受不了。在生下第三个孩子以后,贝碧自己做主给自己做了绝育手术。不久后对丈夫忍无可忍的她带着三个孩子回到了父亲家。可父亲对她也并不十分关心,他们的到来成了父亲的麻烦。她只好又去投奔哥哥。哥哥也是一样的冷漠,她只能带着三个孩子在大城市里艰难地求生,干着不被人尊重的苦活,大儿子也早早地去工作养活自己了。

生活的转机最后出现了:贝碧的雇主是一位学者,他发现贝碧识字后就鼓励她读书并把自己的经历写下来。贝碧的文化水平相当有限,只能边读边学边写,但她很热爱读书和写作,她周围的人也给了她最大的帮助和鼓励,最终,她写成了这本奇书。

这本书主要以第一人称叙事,有时会突然转成第三人称,那一定是贝碧最无助的时候。叙事偶尔也会让人觉得没逻辑,不知所云,像小学生记的流水账,这就是一个长期被生活折磨的人的冷漠­­——感情早就麻木了。这本书成书时,贝碧不到三十岁,而这本书却让人感受到了比一辈子还长的苦难!好在它有一个温暖的结局,不然的话,真会让人对生活失去信心的。

鉴书人:阁楼主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