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唐代玉带銙
相关推荐
-
天可汗的玉器世界
学界论及玉文化之高峰,不外乎周汉宋清.不难看出,每当国家一统.时局稳定,必是玉文化大发展之时.其中的宋代由于市民阶层的扩大.文人士大夫审美的参与及工匠文化及技艺的提高,使得宋代玉器艺术格调清丽高雅.造 ...
-
中国玉器大全(隋唐--明)9
161.白玉镂雕双鹿牌饰 金 高3.5厘米 底宽3.9厘米 1974年黑龙江省绥化县奥里米古城周围墓葬出土 黑龙江省博物馆藏 玉料呈白色.体扁,作三角形,镂雕而成.器两侧边各饰一树,树梢于上角交接.树 ...
-
中国玉器大全(隋唐--明)3
41. 白玉蹲狮 唐 高3.1 厘米 长5厘米 宽 2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头较圆,短颊,大嘴,双耳内卷,卧伏状,胸前挂一小铃,弓背,四肢曲于腹下,短尾,尾端三岐,两岐卷向两侧,中间一绺较粗大,贴于背部 ...
-
唐代胡人玉带板
唐代玉带板是池面的,边缘斜向下挖,胡人的飘带向上,胡人坐在毯子上,或圆或方
-
一篇读懂唐代玉器特点
唐代的工艺美术作品已普遍观注生活,捕捉生活中美的形象,写实手法有了重大突破的话,以激昂的情调对现实进行讴歌,以欢快的想像塑造豪放不羁.浑厚丰满的美姿.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不仅引来了胡商,也带来了异国他 ...
-
辽代“玉带”图形纹饰研究
魏航 摘 要: "玉带"作为腰间的束扎物是中国古代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玉带文化是我国古代舆服志文化的重要组成,历史中玉带是一种礼仪器,辽代时玉带不仅反映古人的日常生活和风貌,还反映 ...
-
【学术研究】唐代玉带銙述略——以西安何家村窖藏出土的玉带銙为中心
唐代玉带銙述略 -- 以西安何家村窖藏出土的玉带銙为中心 田卫丽 (陕西历史博物馆) 摘要:1970年10月,陕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窖藏出土了10副保存完整的唐代玉带銙,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这是唐 ...
-
“博大精深,辉煌灿烂”——解读唐代书法发展的成就及影响
唐朝是中华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更是中华艺术绽放最灿烂的时代.唐朝社会下,各种艺术文化全面繁荣和发展,这一时期的文化表现,足以表现出唐朝的时代精神,可以代表整个唐代的盛世辉煌,单凭艺术文化,便足以奠定唐 ...
-
解读唐代长沙窑瓷器
青釉褐斑椰枣纹贴花双系壶 绿釉执壶 青釉褐彩"君生我未生"诗文壶 作为鲜有记载的唐代民间窑场,长沙窑如何能与唐代名品"越青"和"邢白"媲美? ...
-
解读唐代大中五年铜制坐磬(图
转播到腾讯微博 寺院住持诵经敲击坐磬 转播到腾讯微博 杨大钧藏唐代大中五年铜制坐磬 "磬"是我国古老的敲击体鸣乐器.坐磬为佛寺所用法器,铜质.仰钵体,口大底小而圆,根据寺院等级而定 ...
-
大师解读唐代越窑前世今生
辨别越窑瓷器的真伪,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鉴别:胎质与胎色:真品的胎质细腻呈青灰色,仿品的胎质粗糙呈灰白色, 胎体生硬,造型生硬,施釉不满.釉面与釉色:真品釉面匀净滋润,光泽柔和,釉色是鉴定越窑瓷器 ...
-
解读唐代戴嵩《斗牛图》
唐 戴嵩 斗牛图 册页,绢本,水墨,44x40.8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解读唐代戴嵩<斗牛图> 牛在中国人心目中,是十二个命运守护神(生肖)之一.而对于牛图腾的崇拜,则可以追溯到四千年前 ...
-
解读唐代颜真卿书法碑刻《郭虚已墓志》(第一期)
1977年10月, 洛阳偃师市首阳山镇砖厂发现唐代郭虚已墓志, 出土墓志一合.志盖顶面篆书"唐故工部尚书赠太子太师郭公墓志铭."志高104.8厘米.宽106厘米.厚16厘米.志文楷 ...
-
解读唐代颜真卿书法碑刻《郭虚已墓志》(第二期)
中国书法是一种具有独特民族艺术个性的文化形态, 表象上看, 它是最简单的线条组合, 但它记录了创作者生命流程瞬间的文化行为, 也是他长期文化积淀的直观释放.深入分析, 它又是最典雅的传统文化承载, 它 ...
-
以王孟韦柳为例,解读唐代山水诗密码的“三重门”
山水历来是诗人们喜欢吟咏的对象 话说孟浩然40岁进京赶考,因一句诗"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被唐玄宗放归. 求仕无门之际,他在王维劝说下,坐上大唐山水诗派掌门之位,开创了属于自己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