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宪章‖黄宾虹的墨法:“纪念碑”还是“挡风墙”?

(0)

相关推荐

  • 著名画家程伟杰:大象无形,大道无垠

    程伟杰:号墨升,瀚墨堂主人.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省画院特聘画家,福建省人大书画院书画师,海峡道教学院副院长兼美术教研室主任,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山水画艺委会委员,福建省新文艺群体艺委会 ...

  • 【彩墨情怀】当代著名画家唐明珍中国画作品

    [艺术简历] 唐明珍,1950年生于上海.1969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附中,1983年结业于吉林艺术学院美术系油画专业.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油画学会理事,吉林省美术家协会第五届.第六届常务副主席兼 ...

  • 黄宾虹说:中国书画,良好的用笔、用墨,有...

    黄宾虹说: 中国书画,良好的用笔.用墨,有巨大的震撼力. 画之真诀,全在用笔用意二者努力. 古人一艺之成,必竭苦功,如修炼后得成仙佛. 画中三味,舍笔墨无由参悟. 又云:中国画舍笔墨内美而无他. 画贵 ...

  • 八闽名家|国画大师李硕卿,尤擅中西融合技法,写实风格独具一格

    纵观八闽艺术发展史,既有诗书画"三绝"的文人士大夫文化圈,又荟萃以丹青谋生的职业画家群,可谓百花竞放,硕果累累,是构成中国艺术文化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之一. 聊到八闽名家,就不得不 ...

  • 赵宪章:“文学性”之中西别异

    一文中,我们曾提及中国文学的某些特点,但语焉不详.当然,这是一个很大.很宽泛的问题,几句话很难说得清.但是,这并不是我们"不去说"的理由,有效的方法就是拿捏某一特定问题:当然,这问 ...

  • 赵宪章:学识偏好之中西别异

    在我国古代诗赋史上,少有作品堪比<洛神赋>对图像艺术所产生的巨大影响.这种影响自晋代至今连绵不断,成为绘画.书法.戏曲.歌舞.影视等多种图像艺术竞相取意的母题.我们知道,类似的爱情题材及梦 ...

  • 赵宪章:“文学成像”缘自“语中有象”

    "文学成像",即文学生成图像.成为图像,诗意图.小说插图以及现代影像的文学改编等是其最靓丽的风景,引发历代学者的持续关注和精彩点评,积累了丰富的学术资源.但是,如果追问文学成像之可 ...

  • 赵宪章:伟哉!董大

    按:今年5月12号是董健教授两周年忌日 谨以此文寄托弟子对恩师的深切怀念     "董大"是董健老师的绰号.我不知道这绰号的本义,从未打听过它的本义,也不知道何人所名,只是从我来南 ...

  • 赵宪章:《洛神赋》的音乐结构及其语象的图像化

    在<洛神赋>语图关系研究方面,台湾陈葆真先生堪称最专业的权威学者.在他看来,曹植"<洛神赋>一文之所以特别感人的原因--最重要的是此文通篇所流露出来的音乐性.&quo ...

  • 赵宪章:文化城堡乌有乡

        怀旧.乡愁等本是文学史上普遍存在的意象,却被当下学人赋予"后现代"的意义.这不禁使我想起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的一件往事:那是我刚刚主持中文系工作不久,接待多伦多大学来访教授 ...

  • 赵宪章:书写的神性

    钱钟书在<中国诗与中国画>中发现了诗画的不同批评标准,很有见地.其实,中国书(法)与中国画也有不同的品第标准:"神"是中国书的最高.最优品第标准,"逸&quo ...

  • 赵宪章:字像与书像之双重叠影

    "字像"即字形.一字一形.一字一像,不能模糊.不能相混,宜于辨识是其基本原则."书像"即文字书写的笔墨踪迹.不同的书写会有不同的笔墨踪迹,故书像千态万状.千差万 ...

  • 赵宪章:书写何以成为艺术

    将文字分层为"字像与书像"("稷下问学"公众号<赵宪章:字像与书像之双重叠影>),不仅为认识书法艺术提供了新的新视角,也为回应"书写何以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