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病、证字再识及其证本质和辨病与辨症2
相关推荐
-
全国名中医毛德西谈经方应用六要【一点资讯】
毛德西为河南省中医院主任医师,首届全国名中医,第三批.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他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近60年,学验俱丰,临证推崇经方.善用经方.近日,他就应用经方的体会进行了系 ...
-
四种状态释伤寒举隅
仲景以下,古今中外释伤寒者,不下300余家,往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又不乏见仁见智者. 山西李可先生在其经验集中写到:"伤寒六经辨证之法,使我们洞悉病源,统病机而挽万病之牛耳,则万病无所遁 ...
-
《伤寒论》病、证字再识及其证本质和辨病与辨症1
[提要]通过对<伤寒论>"病""证"含义的再认识,探讨证本质及辨病.辨症概念,并明确相关概念的病机逻辑关系."证"字在<伤 ...
-
《伤寒论》病、证字再识及其证本质和辨病与辨症3
4 辨症是辨证的主要内容,基本特点是从病的层次上升到证候层次 <伤寒论>辨的对象是症状,概括起来有两大的步骤:第一步,依据"××之为病"等病标识,对临床症状进行病标识的 ...
-
经方中医程医生: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芍药甘草附子汤证第68
芍药 中部病辩证 一.少阳病 二.少阴病 三.部证 四.合病.合证 五.兼证 1.芍药甘草附子汤证 68.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山田氏云:病不解,不复常之谓,非谓表不解 ...
-
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合病合证之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证第262
表部病辩证 一.太阳病 二.厥阴病 三.部证 四.合病.合证 11.去桂加白术汤证 174.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 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 ...
-
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之合病合证之第112条
表部病辩证 一.太阳病 二.厥阴病 三.部证 四.合病.合证 9.桂枝二麻黄一汤证 太阳厥阴合证 25.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 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
-
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之合病合证之桂枝麻黄各半汤证第23条
表部病辩证 一.太阳病 二.厥阴病 三.部证 四.合病.合证 8.桂枝麻黄各半汤证 太阳厥阴合证 23.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 ...
-
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之合病合证之桂枝附子汤证第174条
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之合病合证之桂枝附子汤证第174条 表部病辩证 一.太阳病 二.厥阴病 三.部证 四.合病.合证 6.桂枝附子汤证 厥阴少阴合证 174.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 ...
-
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之合病合证之甘草附子汤证第34条
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之合病合证之甘草附子汤证第34条 表部病辩证 一.太阳病 二.厥阴病 三.部证 四.合病.合证 5.甘草附子汤证 175.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 ...
-
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之合病合证之小青龙汤证第40条
表部病辩证 一.太阳病 二.厥阴病 三.部证 四.合病.合证 3.小青龙汤证 太阳太阴合证 40.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 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