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二) | 东师说

(0)

相关推荐

  • 如何让孩子懂得感恩?感恩的孩子是家庭的福气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和谐社会的基本道德准则.感恩帮助过你的亲人,老师,朋友,以及陌生人表示友好与回馈.常怀感恩的孩子在今后人际关系有重要的作用.当今社会,大多父母重视智力开发,学科教育,从而忽 ...

  • 专程去看望姐夫

    昨天下午从家里出发乘车赴城区,特地为看望不久前住院刚回家的姐夫. 姐夫今年七十三四,差不多长我二十岁(唯一的姐姐大我十七岁).也正这个年龄差异,打小记忆深处,就觉得姐夫对我特别关爱.除了给这个小舅子带 ...

  • 被12岁儿子捅死的母亲:你有多爱,孩子就有多恨

    当父母也来一场期末考试......↑↑↑ 家长会上,老师突然宣布:今天,家长们要和孩子完成一份一模一样的期末试卷. 完成了答题的父母感触良多.他们第一次了解到孩子学习有多不易,第一次以孩子的心态来了解 ...

  • 向同伴学友致敬(4)——“百日线上”轮值学习感悟

    3组同学肖婷老师: 您好! 今天是清明,首先请允许我先道一声: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此时,整个小区都是静悄悄的,正是我好好研读您的学习感悟的时候.作为教师,我们都知道因材施教是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 ...

  • 好孩子一定要“听话”吗?

    我们教育孩子说的最多的就是"你要做个听话的孩子."从小到大,"听话"二字仿佛就是区别"好孩子"与"坏孩子"的分界线.似乎 ...

  • 育林分享:2018<父母学堂>之净化心灵,看教育的深度

    特别感恩许丽雲老师,拥有30多年的台湾大学教学经验,怀着一颗慈悲心,用生命教学,把爱传给大众! 许老师很欣慰的看到,越来越多夫妻一起走进学堂,教育不是一个人的问题,是两个人的责任,学习,就像一件外套, ...

  • 有儿子的家庭,父母有些话烂在肚子里也别往外说,不然娃会没出息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 这是我们大家心知肚明的,因为孩子在3岁上幼儿园都是最早的,而很多老师还不建议孩子3岁就上幼儿园,那么孩子在2岁前就已经开始有一些模仿行为. 并且也是 ...

  • 咨询反思之情绪稳定:有余力则学文,“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生活与咨询其实一回事儿,就如同工作与生活,看似外在环境大不同,但对于个人而言,其内在心理特性没有变化,比如真诚的人在哪里都会如此,虚伪的人也难以伪装.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要比你说了 ...

  • 最上乘的运气学——通天丨东师说

     01  为什么我们要讲最上乘的运气学呢,因为现在运气学的各派学说特别多,多得还不是一点,一般的学者都看不懂.我也看来看去看不懂. 其实,运气学也是分为三种,一种通术,知道运气学的一些格式.名词:一种 ...

  • 人生能行十二部运,不同念头连通不同能量场(二) | 东师说

     01  我连朋友运都走上了.有很多人我不认识,但却自发地在送我的书,赠我的光盘.我在山东讲了一堂课,连这个大姐都没见过,这个大姐竟然发心流通我的音频讲座,她做的播课机,就上千台,那一千台下来都是七八 ...

  •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 东师说

     01  音频版: 下面接着讲总叙的"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泛爱众"指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我们现在人有没有这种观念?没有,我们看见人家是省 ...

  • 【原创】内蒙古|吴学文:校园人物系列之二《姚妈外传》

    原创作者:吴学文|内蒙古阿拉善盟 校园人物系列之二<姚妈外传> 姚妈的娃很多,多的似乎让她自己也数不过来她到底有多少个娃.反正在附小的校园里,六年级的娃见到她,大多都喊她姚妈.在上学放学的 ...

  • 【唐风宋韵文学微刊】湖北诗人缪学文诗词(二)

    2021你有一份礼物待查收 紫娇红媚含羞色,低首怯人叶下藏         [作者简介]:缪学文,笔名旷野闲云.湖北仙桃人,初中数学教师.曾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教学论文几十篇.[数学天地]辟专栏刊登 ...

  • 【关学文研】张载“天人合一思想”的特殊进路及意义(二)

    文/陕西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关学研究院院长丁为祥 从"参天地"到"与天为一" 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张载首次将<中庸>的"自诚明" ...

  • 【关学文研】走近关学(四十二)

    ​    1      关学研究不只是国内的事情,海外也有涉及.首先,<张载关学与南冥学研究>就是是近年来中韩文化交流的成果之一.张载与曹南冥二位虽然是身处异地又不同时的思想家,但在很多 ...

  • 【关学文研】走近关学(三十二)

    ​正蒙关学文化 6月21日 1 自从秦国统一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尤其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中国的学术文化就再也没出现过百家争鸣的繁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