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方舆笔记之四大古都:北京

(0)

相关推荐

  • 从奴隶到皇帝:石勒逆袭史(上)

    公元274年,风云际会的三国时代即将落幕.11年前,曹魏大将邓艾偷渡阴平,袭破成都,蜀汉灭亡:8年前,晋王司马炎篡权夺位,魏国易主,西晋建立:如今,偏居江东的吴国也岌岌可危,统一大势已无可避免. 就在 ...

  • 小国记 6【 高句丽国 】

    6.高句丽国 高句丽,史书中记作"高句骊",简称"句丽"或"句骊".西汉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一个姓高,名朱蒙的夫余王族成员南奔,在辽东 ...

  • 东北简明历史

    东北简明历史 原创2021-06-23 17:18·洋洋点灯 东北是民族融合最好的地区,曾经关外不是农耕民族的活动区域,现在已成了汉族的腹地.这里的三支少数民族,东胡.秽貊.靺鞨(也称肃慎.勿吉)经过 ...

  • 激荡四百年:王弥图谋石勒被反杀,慕容廆平定辽东收人心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52篇 洛阳和长安相继沦陷,晋朝在中原最大的势力只剩下苟晞.石勒既存争霸中原之心,也必须要灭了他. 永嘉五年(公元310年)九月,石勒先进攻王赞于阳夏, ...

  • 西晋灭亡,有太多偶然,中原群雄的无能,才让石勒趁机得势

    通常所谓的"五胡乱华",是对整个五胡十六国时期的一个总论,东晋王朝对这段历史叫刘石之乱,或者中朝倾覆. 关键是什么?是从春秋战国到秦末到西汉末年到东汉末年之后, 汉人军事势力的内战 ...

  • “三国时代”的第四国:燕国为何不配拥有姓名?

    本 文 约 4810 字 阅 读 需 要 13 min 东汉末年的燕山东麓,穿过群山重叠,辽河平原一望平野,这里存在着一个隐匿于<三国演义>中"魏""蜀&qu ...

  • 读史方舆笔记之四大古都:南京

    南京,六朝古都,古人说它"虎踞龙蟠,帝王之所",但是除了在明初短暂作为大一统王朝的首都外,全都成了被统一的一方(参见拙文千年南北大势),并且是偏安.短命的代名词.既然无法统一全国, ...

  • 读史方舆笔记之四大古都:洛阳

    洛阳,东控虎牢,西扼淆函,南据龙门,北守邙山,内有黄河.伊河.涧河.汝河等水系,与长安相仿,也是表里河山,四塞之国.而且洛阳地处天下之中,东往吴越,南下荆襄,西抵陇蜀,北达燕赵,四通八达,漕运便利胜于 ...

  • 读史方舆笔记之四大古都:大长安

    欲看清中国历史的脉络,首先得看四大古都--长安.洛阳.南京.北京.绝大多数政权争先恐后抢夺这四个地方,无非是看中四地形胜,利于发展.无论分裂还是统一,主流政权皆立足于四大古都,制定自身的战略规划,也只 ...

  • 读史方舆笔记之四大古都:前言

    国史浩瀚,常人能通读二十四史者寥寥,然通读者亦难从纷繁的史料中找寻历史之规律.如不得规律,不清脉络,历史就只不过是一个个破碎的故事,一堆堆干涩的史料,无法做到以史为鉴.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依地 ...

  • 读史方舆笔记:襄阳

    说到襄阳,喜欢中国古代战争史的人一定不会陌生.这座城市有着"铁打的襄阳","华夏第一坚城"的美誉,被认为是自古以来的兵家必争之地,其地位甚至堪比徐州.但纵观中国 ...

  • 读史方舆笔记——广西

    南宁与桂林作为广西最重要的城市,省会始终在这两个城市间变动,广西人对谁更适合作为省会的争论从未停止过. 桂林是广西城市历史中开发最早的一个,并且在大部分时间内,占据省会的位置.其发展主要得益于秦始皇南 ...

  • 读史方舆笔记之三大兵家必争之地:武汉

    武汉作为近现代因铁路而兴起的战略要地,在古代的闻名程度不高,这是因为它不重要吗?事实恰恰相反,武汉在古代的重要程度非常高,甚至高过名噪一时的襄阳,其得失直接决定南方王朝的兴亡.想要了解武汉为何重要,首 ...

  • 读史方舆笔记之三大兵家必争之地:徐州

    说到徐州,了解历史尤其是爱好军事的人,就没有不知道的.由于其地理位置重要,只要战争深入内陆,就必然绕不开徐州,各方势力对徐州的争夺也是异常激烈.因此,徐州也是中国历史上,从古至今最为重要的兵家必争之地 ...

  • 读史方舆笔记之三大兵家必争之地:太原

    山西,控山带河,四塞之国,天下之肩背.而山西之肩背,北方之存亡,天下之安定,又皆系于太原.从赵简子建城的那一刻起,太原便注定要背负天下兴亡,接受铁血与水火的洗礼. 1.       北国锁钥 太原处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