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特刊】我的母亲 / 文:李晓延

我的母亲

李晓延

今天是母亲节。无数次我都想写写我的母亲,可是提起笔却不知从何写起。母亲对我的爱,为我做的点点滴滴是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再多优美的语言,再多华丽的词藻都不能把母亲对我的付出表达得淋漓尽致。今天,姑且就聊表心意,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吧!

不敢想象,如果我的生活中没有母亲,我该怎么过?母亲是我强大的精神支柱,是我心中的太阳。无论我遇到什么难事,只要对母亲倾诉一下,心里就会顿时开朗了许多。尽管我已不再是小孩子了,可心中对母亲的爱和依恋只多不少。在母亲眼里,我也是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她不愿我受到任何的伤害,如果有人伤害到我,母亲拼死的决心都有。为了我,她可以忍受无法想象的苦痛与劳累。

母亲是一个独立、坚强、乐观、豁达、很有能力的女强人。

早在她十几岁时,就担任着村里的妇女主任、民兵营长,很有领导能力。她的手很巧,当时缝纫组很红,妈就是缝纫组的主力.。据说妈用化肥袋子做了一件白衬衣一条黑裤子,就引领了当时农村的时尚。我见过妈年轻时的照片,两条黑油油的大辫子垂在胸前,水汪汪的大眼睛,高高的鼻梁,生机勃勃的脸庞,亭亭玉立的身材,像极了朝阳沟里的银环。我想妈一定是村里头的头号大美人。听我姨说过,妈妈走过去就有无数人回头驻足。我有个伯母和我妈都是场阜街的闺女,我妈结婚那天她跑来看问:“你是不是那个又洋气又好看的苏领导,我在家都不敢和你说话哩。”由此可见,我妈当年的风光。我的眼睛特像她,也一直是我的骄傲哩。

妈嫁给爸以后,爸的家里很穷。爸连换洗衣服都没有,她就先给爸做了两套衣服。当时爸爸刚从部队转业回来当的村支书和小学校长,那时每个月只有5元钱,妈在缝纫组的收入都比爸多。妈26才结婚,28岁有了我,自然对我百般宠爱,真是捧在手心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当时条件很艰苦,妈妈天天给我做小锅饭。我记得是妈从姨家拿的白面做成的香喷喷的面条专供我吃,他们吃的是黑面馍馍稀菜汤。隔壁家的姑姑小叔们对我说,他们至今记得那香味从我碗里袅袅飘到他们鼻子里,真香啊!馋的他们咽喉直痒痒。所以把我养的那叫一个白白胖胖。妈妈手很巧,特别会做衣服。有时候在城里逛街见人家店里卖的小姑娘衣服漂亮样式别致,就连夜给我照样子做。第二天早上管保我穿上洋气漂亮别致的新衣服。前几天在衣柜里边我还找到一个白兜兜,上面绣的是几个运动健将在打篮球,惟妙惟肖栩栩如生。那就是其中的一件,是妈妈亲手绣上去的。妈妈还天天给我梳各种各样的小辫。所以小时候的我简直就是小公主一枚,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爸那时工资不高事却特别多,天天都不着家。在家的时候还会有好多不认识的据说是乡里的叔叔伯伯们到我家吃饭,妈妈还要招待人家,还要做很多人的饭菜。地里的农活更指不上爸爸,我们又都小,妈妈一个人把家里地里的活儿全包了。有一年我妈为了养家种了七八亩棉花,浇地施肥打杈摘花,全是她一个人。原本白嫩的手上被尖尖硬硬的花壳扎的满是血口子,变得粗糙不堪,在蚕丝衣服上划过会发出呲啦呲啦的响声。那年我们家里赚了钱,大家都夸我妈有本事,棉花丰收以后我们有了第一笔积蓄。

可妈妈为了我们更好的生活,又开始赶会卖衣服,妈卖的是童装。家里没有车,她都是蹬着三轮车去赶会。那个冬天,每天三四点天色还黑漆漆的,妈就起床了,先为我们做好早饭腾在火上,然后为我们准备一下午饭吃的东西,自己却啃点馍喝点开水就蹬着满载衣服的三轮车出发了。每天晚上月亮都升老高老高了,我和妹妹们数着天上闪烁的小星星,猜测妈妈怎么晚还不回来?今天会给我们带什么好吃的呢?等着等着我们就会进入甜蜜的梦乡。有时候跪在椅子里睡了,有时候是趴在桌子上睡着了……很晚很晚妈妈才一身寒气裹着雪花带着一天的疲乏和劳累,还有给我们买的好吃的,回来了。妈再一一把我们叫醒起来吃晚饭。可想而知,妈就是一家人的脊梁。

那年我们家里盖起了村子里唯一的二层小楼,春节我们姐妹三个都穿得像花一样漂亮。妈吃苦耐劳和争气傲强的性格给了我很大的影响,让我知道生活中挫折和苦难虽然如影随形,但只要有勤劳的双手和不服输的精神就一定能够战胜所有困难。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是她对我说过次数最多的一句话。

然而命运多舛,生活给妈妈出了更大的甚至是更致命的难题。爸爸那年患上了脑动脉硬化,家里为给爸治病花光了所有积蓄,所幸的是爸爸的病没有留下后遗症。从那以后,爸爸再也不能断药,并且不能干重活,尽管这样,爸的病还是会犯,每犯一次就加重一次。妈为给我爸治病,天天骑着自行车带着爸四处求医问药,药费是妈起早贪黑卖菜换来的。每到一处,妈总是先给爸买一碗羊肉面,自己只啃干粮,实在饿了吃一碗素面。爸有了病之后,脾气也变得愈发暴躁,常莫名其妙的摔东西发脾气,可妈从不怪他,总是小心的陪着他,哄着他,顺着他。从他们那里我知道了什么是平凡而又伟大的爱情。

可是,爱情的力量没有留住爸爸,在他四十八岁那年,爸爸还是永远离开了我们。那年我妈四十九岁,我师范刚毕业,每个月只有一百二十元,两个妹妹还正在上学。办完爸的后事,很多人劝她改嫁,说我们都大了她还不算老,完全可以再走一家,别让自己太难过。甚至妈的一个好朋友给她介绍了一个城里很有钱的大老板,妈很生气的回绝了他们。说我不会让我的三个孩子受委屈的,再难我也会挺过去,我不会丢下我的孩子,他们是我的命根子。

就这样,妈妈咬着牙带着我们姐妹三个坚强的生活。她用自己微弱的双肩挑起一个即将破碎的家。她养猪,种菜,做衣服,就这样供完大妹妹上完中专。为了供小妹妹上完大学,她还去苏州电子厂食堂切菜配菜打工。妈到哪里都头脑灵活,踏实能干,为老板解决了很多难题,被老板提拔为主管。后来我有了孩子,让妈为我带孩子,妈就辞了职。辞职时老板再三挽留,特别舍不得她。

为我带孩子,妈更是付出了超乎常人的耐心、毅力和艰辛。我每天早上五点多就把孩子交给妈。妈为了孩子,早饭几乎没吃过。不论狂风暴雨还是冰天雪地,妈都风雨无阻地往返于家与学校之间。有时候我特瞌睡。妈心疼我就让孩子和她睡。一夜要起来很多次给孩子喂奶粉擦屎把尿。孩子想吃饺子,妈就给他包指头肚大小的饺子好消化。孩子想吃面片,妈就给他擀薄溜溜的面叶子。别人都说我孩气,岁月特别眷顾我。他们哪里知道,是因为有妈替我分担辛苦和劳累。否则我也不知会老成什么样子。我妈对他爱但不溺爱。在妈的威逼下,他才学会了骑自行车。在妈的严辞训斥下,他才学会了很多规矩。妈对他的教育远胜于我。在孩子心中,妈才是他心中最爱的人,更是对他教育最深远的人。远远超过了我这个妈妈。每次写作文,儿子写得次数最多的就是她的外婆,我的妈妈。

为了我们,妈妈落了一身的毛病,一干活儿,膝盖就疼的厉害,晚上就会发烧。现在我们姐妹三个都上了班,我儿子也11岁了,妈又给我带二宝。该是享福的时候,她却怎么也闲不住。在院子里开辟一个菜园种绿色蔬菜。院子里一片翠绿生机盎然。收获时我家的莱根本吃不及。西红柿、黄瓜、青椒、苦瓜、豆角……真让她歇,她反而不习惯。妈的心也闲不下来,担心这担心那,担心孩子们过得好不好,担心小妹妹的归宿等等。

我不能理解妈妈为什么那么坚强?究竟是什么力量支撑了她强大的信念。她的心中始终,只有孩子们。她这辈子受了太多的苦:她18岁时没有了母亲;25岁时没有了父亲;49岁的时候又失去了丈夫。不仅如此,在农村,由于传统的观念,她还要承受没有儿子的心理包袱。这些都不是一个常人所能忍受的,但是妈妈都坚强的挺了过来。每当我遇到困难时,我就想:我的困难不及妈困难的十分之一,为什么我就不能像妈一样,努力拼搏去战胜一切困难呢?于是,这个念头就会让我克服很多困难,让我有了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我爱我的妈妈,不仅因为她给了我生命,给了我最伟大而无私的母爱,更是因为她教会了我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

母亲,祝您母亲节快乐!女儿一定尽我所能让您的晚年幸福美满!女儿永远爱您!祝您健康长寿!

作者简介:

李晓延 :  热爱文学,擅长写作。文笔清丽,感情细腻,曾为电台散文写稿,并有多篇文章发表。

图片来源:网络; 

图片版权归原图作者

诚邀加盟

《金陵文学家》诚意邀请有缘朋友加入编辑团队:

1.  文字编委:有较好的文学素养;

2.  朗诵主播:擅长文字朗诵或者儿童故事播讲;

3.  版面设计:熟悉微信平台文字版面设计。

有意者请联系主编 醉卧蘭亭(yf476800)

稿酬规定:主推当日读者打赏金额全部的六成作为稿酬,四成留作平台运作;5元及以下不再发放。无打赏则无稿费。请作者主动联系主编领取稿酬。具体规定参加本刊《征稿启事》。

(0)

相关推荐

  • 心知 | 不可摧的老母呀,人硬不等于心硬,别弄拧拧了!

    心知 | 不可摧的老母呀,人硬不等于心硬,别弄拧拧了!

  • 往期回顾/张敏作品《妈妈,我想你》/轩诚清读

    轩诚说:母亲是很多人心目中最伟大的人,抒写思念母亲的文字也非常多.今天读给大家是一篇质朴感人的作品,文章的作者是一位来自农村的普通打工者.她从事着社会最底层的各种工作,从小目睹了父母为家人艰辛的付出, ...

  • 春醉桃花谷 / 文: 李晓延

    春醉桃花谷 李晓延 三月二十七日早上,睁开惺忪的睡眼.窗外的光线射入眼睛.耳朵传来小鸟清脆的啁啾声.顿时心花怒放精神抖擞.这样春暖花开阳光明媚的三月,不出去走走,岂不辜负这春日的良辰美景? 微信声响起 ...

  • 春日采白蒿 / 文: 李晓延

    春日采白蒿  李晓延 空气中的寒气逐渐收敛.太阳在人们无比的期待中冉冉升起来了,发出温暖的喜人的光芒.使人迫不及待地想沐浴在它的怀抱里,驱散掉一个冬季的寒冷.耳边又开始响起了小鸟们的鸣叫,让人觉得委婉 ...

  • 【情感故事-专栏】合欢树之恋 / 文:李晓延

    又是合欢怒放时 文:李晓延 一 又是合欢花怒放的时节. 满树的花如涅槃的凤凰,在欲滴的青翠间获得新生.绒一样的花,淡红滋,艳金丝,花瓣呈放射状散开,更像一把把小扇.满树的花,是含羞的少女绽开的红唇,又 ...

  • 【情人节特刊】文/李不白 ‖《情人节&劫》

    [三江文学现代诗刊] 总第808期 社    长:李不白 特邀顾问:周渔 总    编:黄葵 副总编:火灵 主    编:张明洪 审    稿:大风    火灵   万年  沐见秋 柯 羽   雪珂 ...

  • 母亲节特刊//安文彩《拽在母亲手里的春天》

    <现代诗歌文化艺术>  你的精神家园  来稿请关注 拽在母亲手里的春天 安文彩 母亲把积攒了 大半辈子的光阴 装进瓶子里 悬挂时间的高处 在向阳的记忆里 母亲种满了阳光 那是专属她 五个孩 ...

  • 归途‖文/李晓萌

    归途 我清晰的记得那晚的街道灯光熠熠,景色夺目,那晚的末班车乘客繁多,悄然无声.记忆定格,在那辆末班车,那群平凡的人身上. 腊月的天黑的特别早,我只记得刚出考场时还是清亮的白昼,不一会,天空就变暗,再 ...

  • 爱漾中秋‖文/李晓彤

    爱漾中秋 "嘟--嘟--"小柯静静地趴在电话亭旁边,"奶奶,爸爸妈妈又不回来了,是吗?"他低着头用小拳头紧紧攥住了衣服的一角,晶莹的泪珠从颤动的嘴角边滑落,&q ...

  • 听老子说 / 文 : 李晓伟

    ☀ 主编:醉卧蘭亭:欢迎赐稿!本刊栏目:知青岁月||农民工故事|美文诵读|军旅岁月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他在说,我在听. 他在说,直到他把他的这些话,说成中华民族的不朽的声音:我在听,直 ...

  • 我看见了风的模样 / 文 : 李晓伟

    ☀ 感谢阅读!欢迎赐稿!本刊栏目:知青岁月||农民工故事|美文诵读|军旅岁月 我看见了风的模样 李晓伟 起风了,在这令人懊恼的浅秋午后.风稍凉,却让人惊喜. 狂风突然就将墙边的几株疏竹吹成了一首唐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