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红色年代》之《船 的 女 儿》(上57)

长篇小说《红色年代》描写上世纪三十年代在方志敏和中共闽北分区领导下,打土豪,分田地,建立苏维埃政府,领导老百姓翻身求解放的故事。《红色年代》由长篇小说《船的女儿》(第一部)、《血战草鞋岭》(第二部)《信江泪》(第三部)组成。

第一部《船的女儿》描写一群在信江驾驭木帆船的普通老百姓,在方志敏的领导下,撑着自家的木帆船,为红十军运送军需物资的出资出力,出谋出策,舍生忘死,前仆后继,带着身家性命与日本浪人和汉奸卖国贼斗智斗勇的故事。

船 的 女 儿(上)

第四章

57

重阳庙里那三十来个听老尼姑说签的香客,陆续地离开了老尼姑,走出重阳庙,准备进入战斗。
头一个化妆老太婆的是夏桂花。
她站在庙门口看着:守备连的一个排全部上船了,白鹤会的人离渡口还远,还押着四五个妇女和七八个小孩,稀稀拉拉一长串。

她心里犹豫起来:“如果让这些妇女和小孩上船了,计划反而不好实施?”

她立即暗语通知小张:立即开船,按计划执行。

夏桂花回头命令隐蔽在重阳庙的手枪队队员说:“你们三人一组,一人认定一个,分散解决白鹤会的敌人,准备战斗。”

夏桂花挥挥手,那些化妆老太婆的手枪队员三三两两朝西走。他们慢慢走,边走边分散,一个游击队战士盯上三个白鹤会队员。

夏桂花走在最后,她环视自己的战士,一个个都分散盯紧了自己的敌人。她绕到钱三燕后面,右手举起驳壳枪对准了他的脑袋,左手夺下钱三燕的驳壳枪。“啪”的一声击毙了钱三燕。

随即,手枪队员一人一枪,几乎在一分钟内解决了白鹤会二十三个敌人,缴获了二十三条枪。

枪声惊吓了那几个妇女和小孩,他们吓得趴在地上不敢动弹。

手枪队员走过去,安慰几个妇女说:“我们是游击队,敌人已经消灭了,你们可以回家了。”

几个妇女一听“回家”,立即爬了起来,带着那些小孩朝莲花山跑去。那些鸡鸡鸭鸭和山羊,手枪队员也交给妇女和小孩带回去。

北岸的枪声震惊了渡船上的国民党守备连的士兵。他们下意识地举起枪,警惕着四周,朝天放了一排空枪。

排长杨帕拉吃了一惊,他镇定下来说:“全体趴下,注意四周,警惕游击队袭击。”

守备连士兵全部趴下,朝着北岸开枪。信江河上“砰砰啪啪”枪声大作。

守备连士兵正在紧张开枪射击时,一个士兵突然发现,渡船中央的船板不知怎么少了一块,河水咕噜咕噜冲进渡船船舱。水势愈来愈大,愈来愈急。不到二三分钟,整个渡船几乎沉没下去了。

撑渡的老头钻进水里,游泳走了;守备连士兵会游泳的丢下枪支也游泳走了,不会游泳的士兵,有的两手攀着渡船,人浮在水上。

船头的士兵趴在排长杨帕拉的身边,仍旧端着枪射击。

排长杨帕拉不会游泳,他见势不妙,攀着船头喊叫:“撑渔船的老乡,快过来,给你十块大洋,接我们上岸。”

北岸碉堡里的士兵听见枪声,机枪朝着渔船“嘟嘟嘟”叫起来。子弹密集射向渔船。渔船没有还击,只顾朝北岸返回。

船老大举着枪,“啪”一声击毙了排长杨帕拉,又“啪”一枪击毙了排长身边的那个浮在水上射击的士兵。

小张和他的三个兄弟翻身上船,收拾着敌人的枪支,缴获长枪十七支,短枪两支。

这时一颗子弹射进小张的大腿,小张歪斜一下,掉进水中。

敌人的火力愈来愈强,渔船的船蓬被密集的子弹射穿,七洞八窟,透进夕阳。两条渔船吃力地摇浆,一摇一晃地在水中转圈。

小张吃力地游泳,向渔船游去。

敌人火力密集扫射渔船,手枪队又一个队员被射中手臂,鲜血染红了信江河水,他们艰难地向渔船游去。

受伤的手枪队队员上了渔船,渔船朝着北岸摇去,一直摇到天乳寺山边。

游击队队员上了岸,进了天乳寺,躲开了敌人的机枪的射击。

不久,手枪队抬着受伤的队员离开了天乳寺。

(待续)

作者简介

王安中,江西省铅山县人,铅山一中退休教师。1962年分配铅山县电影院工作,主编《铅山电影报》,1978年,短篇小说《豆》发表于《信江文艺》,2003年论文《高中综合实践课程理论研究》发表于《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五期。

1998年主编《综合实践活动教案集》(第一册、第二册),由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0年主编《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指导与课例精选》,由中国致公出版社出版。

(0)

相关推荐

  • 【西散原创:征文展示】宋耀邦作品 | 边城的船

    西散原创主编手册--梅雨墨香 西散原创大型采风征文活动唯一官方发布基地 2021"我心中的凤凰"大型征文展示(003) 沈从文先生在小说<边城>里,经常写到各种船.光阴 ...

  • 琼州渡海侦察记

    我叫鲍立,是一名老兵,在海南战役是我是43军渡海先锋营的一名战士,以下讲诉的是我在那场战役中的一段难忘的经历. 接收任务,渡海侦察 1949年底,我是四野43军128师383团1营的一名战士,团长是徐 ...

  • 【散文】老渡口 ‖ 王斌

    老渡口 王 斌 和青衣江上不多的渡口一样,老渡口也只有三四条木渡船.渡船靠了岸,青石板台阶依着岩壁斜斜向上,到台阶中段,还搭了个供人歇息的木头凉亭.老渡口像一曲古老的船歌. 老渡口地处青衣江两岸一乡一 ...

  • ​长篇小说连载:船 的 女 儿(上1)

    长篇小说<红色年代>描写上世纪三十年代在方志敏和中共闽北分区领导下,打土豪,分田地,建立苏维埃政府,领导老百姓翻身求解放的故事.<红色年代>由长篇小说<船的女儿>( ...

  • 长篇小说《红色年代》之《船 的 女 儿》(上2)

    长篇小说<红色年代>描写上世纪三十年代在方志敏和中共闽北分区领导下,打土豪,分田地,建立苏维埃政府,领导老百姓翻身求解放的故事.<红色年代>由长篇小说<船的女儿>( ...

  • 长篇小说《红色年代》之《船 的 女 儿》(上3)

    长篇小说<红色年代>描写上世纪三十年代在方志敏和中共闽北分区领导下,打土豪,分田地,建立苏维埃政府,领导老百姓翻身求解放的故事.<红色年代>由长篇小说<船的女儿>( ...

  • 长篇小说《红色年代》之《船 的 女 儿》(上4)

    长篇小说<红色年代>描写上世纪三十年代在方志敏和中共闽北分区领导下,打土豪,分田地,建立苏维埃政府,领导老百姓翻身求解放的故事.<红色年代>由长篇小说<船的女儿>( ...

  • 长篇小说《红色年代》之《船 的 女 儿》(上5)

    长篇小说<红色年代>描写上世纪三十年代在方志敏和中共闽北分区领导下,打土豪,分田地,建立苏维埃政府,领导老百姓翻身求解放的故事.<红色年代>由长篇小说<船的女儿>( ...

  • 长篇小说《红色年代》之《船 的 女 儿》(上6)

    长篇小说<红色年代>描写上世纪三十年代在方志敏和中共闽北分区领导下,打土豪,分田地,建立苏维埃政府,领导老百姓翻身求解放的故事.<红色年代>由长篇小说<船的女儿>( ...

  • 长篇小说《红色年代》之《船 的 女 儿》(上7)

    长篇小说<红色年代>描写上世纪三十年代在方志敏和中共闽北分区领导下,打土豪,分田地,建立苏维埃政府,领导老百姓翻身求解放的故事.<红色年代>由长篇小说<船的女儿>( ...

  • 长篇小说《红色年代》之《船 的 女 儿》(上8)

    长篇小说<红色年代>描写上世纪三十年代在方志敏和中共闽北分区领导下,打土豪,分田地,建立苏维埃政府,领导老百姓翻身求解放的故事.<红色年代>由长篇小说<船的女儿>( ...

  • 长篇小说《红色年代》之《船 的 女 儿》(上9)

    长篇小说<红色年代>描写上世纪三十年代在方志敏和中共闽北分区领导下,打土豪,分田地,建立苏维埃政府,领导老百姓翻身求解放的故事.<红色年代>由长篇小说<船的女儿>( ...

  • 长篇小说《红色年代》之《船 的 女 儿》(上10)

    长篇小说<红色年代>描写上世纪三十年代在方志敏和中共闽北分区领导下,打土豪,分田地,建立苏维埃政府,领导老百姓翻身求解放的故事.<红色年代>由长篇小说<船的女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