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网 趺阳少阴脉论
相关推荐
-
脉诊笔记(十一)
人迎脉大于寸口脉一至三倍,为表邪盛,病由表入里:大于四倍者,称"外格",大而数者多为病危. 寸口脉大于人迎脉一至三倍,为寒邪在里,或内脏阳虚:大于四倍者,称"内关&quo ...
-
#伤寒论#【原文】趺阳脉①浮而涩,少阴脉...
#伤寒论#[原文] 趺阳脉①浮而涩,少阴脉如经②者,其病在脾,法当下利.何以知之?若脉浮大者,气实血虚也,今趺阳脉浮而涩,故知脾气不足,胃气虚也:以少阴脉弦而浮才见,此为调脉,故称如经也.若反滑而数者 ...
-
二十七、少阴负趺阳者(脉小于趺阳脉。少阴即太谿脉,趺阳即冲阳脉。少阴负趺阳,谓太谿脉小于趺阳脉),为顺也。原文362后段
二十七.少阴负趺阳者(脉小于趺阳脉.少阴即太谿脉,趺阳即冲阳脉.少阴负趺阳,谓太谿脉小于趺阳脉),为顺也.原文362后段 [郑论] 按少阴为水脏,趺阳为土脏,今少阴负趺阳者,土足以制水,水即汜溢,得 ...
-
合谷脉、趺阳脉、太溪脉
出处:(宋·许叔微<伤寒百证歌·伤寒脉证总论歌>) 趺阳是三部九候诊法切脉部位之一,属足阳明胃经,位于足背胫前动脉搏动处.诊察趺阳脉可以候脾胃之气盛衰,而胃气的盛衰又可以用以判 ...
-
[转载]何谓少阴负趺阳为顺?
原文地址:何谓少阴负趺阳为顺? 原文作者:三七生 问:谁能白话通俗地讲解这句话,这句话困惑我2年多了.另外, 趺的拼音是什么? 答:趺,音夫.为脚面. 趺阳指趺阳脉,即足阳明胃经在脚面上冲阳穴处的动脉 ...
-
学经典悟经典原文:趺阳脉紧而数,数则为热...
学经典悟经典 原文:趺阳脉紧而数,数则为热,热则消谷,紧则为寒,食即为满,尺脉浮为伤肾,趺阳脉紧为伤脾,风寒相搏,食谷即眩,谷气不消,胃中苦浊,浊气下流,小便不通,阴被其寒,热流膀胱,身体尽黄,名曰谷 ...
-
《伤寒论》趺阳脉诊脾胃
"趺阳脉伏而涩,伏则吐逆,水谷不化,涩则食不得入,名日关格." 这一条论脾胃阴阳失调,导致关格的脉证.这跟寸口脉浮而大是相对的.趺阳是中焦脾胃,直接反应了脾胃阴阳不和.但是现在很多 ...
-
三十一、趺阳(即冲阳穴,在足背第二第三蹠(zhí)骨间,属足阳明胃经,古人常用跌阳脉诊察脾胃疾病。)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鞕,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原文247
三十一.趺阳(即冲阳穴,在足背第二第三蹠(zhí)骨间,属足阳明胃经,古人常用跌阳脉诊察脾胃疾病.)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鞕,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原文247 [阐释] ...
-
趺阳脉诊脉法
趺阳脉诊脉法  李武胜 主治医师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西定乡卫生院 中医科 发表于2017-04-17 3292人已读 文章摘要:趺阳脉为足阳明胃脉,在足背冲阳穴处.胃为后天之本,诊趺阳脉以候 ...
-
趺阳和趺阳脉
现在一般认为,趺阳脉是指冲阳脉,位在足背胫前动脉搏动处.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趺阳脉这个词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以及<脉经>中多次出现. 刘完素的<伤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