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临泣(GB41)

(0)

相关推荐

  • 倪海厦针灸笔记(一一二)——陷谷、内庭与厉兑

    现在我们来学足阳明胃经的最后三个穴位,陷谷,内庭,厉兑. 找陷谷穴,从内庭穴开始找是最好找的,所以,我们先来找内庭穴.内庭穴在足背当第2.3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在两个脚趾缝上五分的地方,就是内庭穴. ...

  • 足少阳胆经---侠溪穴

    拼音 Xiá Xī 所属经络 足少阳胆经之荥穴 主治 <针灸大成> 主胸胁支满,寒热伤寒,热病汗不出,目外眦赤,目眩,颊颔肿,耳聋,胸中痛不可转侧,痛无常处. 标准定位 <针灸大成& ...

  • 中医常用针灸穴位之足临泣穴

    足临泣穴 名词解释 足临泣,经穴名.出自<灵枢·本输>.别名下临泣.属足少阳胆经.临,含上对下之意,泣,肝之液,肝开窍于目.穴为足少阳之输,属木,应肝,其气上通于目,主治目疾.穴临于足,又 ...

  • 5月16日 | 甲子日:胆经-足临泣 癸巳月-立夏:太白,阴陵泉

    辛丑年5月16日6:30 顺时经络直播精要: 丁卯时:大肠经-阳溪 甲子日:胆经-足临泣 癸巳月-立夏:太白,阴陵泉 辛丑年:肝经-中封

  • 华佗夹脊——足三里十足临泣

    华佗夹脊穴 华佗夹脊穴,是中国古代华佗医生用于治病的一种医术.夹脊穴的使用最早见于<素问·刺疟>:"十二疟者,--又刺项以下侠脊者必已".但是在临床运用中,夹脊穴被不时 ...

  • 足临泣

    足临泣的位置 足临泣是胆经上的一个穴位,位于足背外侧,第四趾.小趾跖骨夹缝中.临泣穴的主治症状为:胆经头痛.腰痛.肌肉痉挛.眼疾.胆囊炎.中风.神经官能症等.足临泣是祛湿大穴. 足临泣 按摩足临泣穴位 ...

  • 足临泣与外关临床应用的经验 ▏何树槐教授学术传人 何骏 何斌

    足临泣与外关临床应用的经验 意大利岐黄中医学院 何树槐教授学术传人何骏何斌 足临泣和外关属于八脉交会穴,在临床上应用广泛,效果显著,现将我们应用的经验作一介绍. 01 足临泣属于足少阳胆经,其经脉和经 ...

  • 针灸常用腧穴——足临泣

    非主流针灸 传承针灸 学习交流 扫描关注 [穴名释义] "足",指穴在足部;"临",居高临下之意;"泣",泪也.犹如泪滴从高处落下,穴在足部 ...

  • 别有病网原创:穴位的故事293足临泣:头痛

    [byb.cn人体管道工]上回书,我们说到了足少阳胆经的第40穴丘墟,它是胆经的原穴,是一个泻火大穴.今天,我们继续沿胆经的循行路线前行,解读第41穴足临泣,它对因急火攻心引起的头痛,效果不错,咱们还 ...

  • 国医大师吕景山对穴:妇人杂病类 光明—足临泣

    [单穴功用] 光明,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5寸,腓骨前缘,为足少阳胆经腧穴.络穴,别走足厥阴肝经.肝胆相表里,肝开窍于目,肝胆之脉又通于目,本穴又主治目疾,使目恢复光明,故名光明.本穴具有疏调肝胆.祛 ...

  • 外关穴、足临泣,清泄肝胆风热

    [单穴功用] 外关,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因与内关相对,故名外关.外关为手少阳三焦经腧穴,又是本经络穴,别走手厥阴心包经,也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阳维脉.本 ...

  • 国医大师吕景山对穴:调和肠胃理气止痛类 内庭—足临泣

    [单穴功用] 内庭,在足背,第2.3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为足阳明胃经腧穴,乃本经脉气所溜,属荥水穴.本穴具有清热泻火.降逆止呕.理气止痛.和胃化滞之功.用于治疗口渴.面肿.牙痛.发热.呕吐.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