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老子的“无名学说”?

(0)

相关推荐

  • 帛书本《老子》通论(上篇)

    ​帛书本<老子>用精炼准确而又通俗易懂的语言对世界的最高层次构造进行了阐述."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这句话,暗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q ...

  • 《道德经》的道,是不是自然规律?道与自然规律的关系又是什么

    老子<道德经>的道,到底是个什么东西?这是古往今来的文人学者们,经常谈论的一个话题,也是众多的学道之士,最想弄清楚的一个问题. 现在网络上,关于道到底是什么的争论,几乎就没有消停过,网友们 ...

  • 老子讲,“下士闻道大笑之。”为什么“不笑不足以为道”?

    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 ...

  • 帛书本《老子》通论(下篇)

    ​一.在上篇中已经讲过作者是明确反对以宗亲血缘为纽带的,损不足以奉有余的宗法世袭分配制度的,主张的是损有余而补不足的无亲疏(破除宗法世袭).无利害(破除垄断霸权).无贵贱(破除封建等级)区别的自然分配 ...

  • 如何理解《道德经》的道一定是先天的

    关于老子<道德经>中所说的道,到底是一个什么概念?这是道家文化的根本问题,如果不把道这个根本问题理解清楚,要掌握道家文化也就无从谈起了,曾经有人这样认为:"先天存在的,即自然,故 ...

  • 如何理解老子“以无为治天下”的意义

    老子讲,"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老子认为无为是治理天下的最好策略.如何理解"以无为治天下"的意义的呢? 老子认为天下之所以不能得清静,是 ...

  • 如何理解老子无为政治思想?

    老子所讲的政治无为的社会并不是无政府主义者的社会.在老子政治无为的社会中虽然也同无政府主义者所主张的那样没有政府等政治权力这类机构,但这个社会仍旧有一个政治权力的核心存在着,并发挥着治国安邦的实际效力 ...

  • 在重大自然灾害面前,更要正确理解老子《道德经》中的道家文化

    近几日,河南郑州等地所遭遇的特大暴雨,给人们造成了严重的灾害,更有数十条鲜活的生命,被暴雨形成的洪水所吞噬. 这时候也许就有人,会用"前世作孽"."大自然的报复" ...

  • 如何理解道常无名 始制有名 名亦既有?道德经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二章 道恒无名,朴,虽小,天下弗敢臣.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焉. 始制有名. 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道 ...

  • 再读《道德经》:如何理解老子说的“道”?

    "以老解老"是解读老子<道德经>的基本方法:一.用老子的原话解释老子提出来的概念:二.用老子的概念来解读<道德经>原文:三.用老子的思想逻辑来论证老子的基本 ...

  • 研讨|老子及其道家学说在德国

    道家思想在西方的传播始于17世纪,首当其冲的要数老子及其学说.当然,也包括与道教相关的文学.历史.心理学与哲学等内容.不过,西方社会对道家思想的接受始于1788年出版的第一本拉丁文<道德经> ...

  • 如何理解老子的“家文化”?

    开经语 宣道贵德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33 家文化.家文化是儒 ...

  • 如何理解老子的“出生入死?

    开经语 宣道贵德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30 死亡学说 .死亡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