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道德经》:如何理解老子说的“道”?
相关推荐
-
《道德经》中的“无中生有”,很多人都理解错了!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一个成语,"无中生有",它的意思大家都知道,就是把没有说成有,比喻毫无事实,凭空捏造.其实,这只是它的一个解释,这个成语的另一层意思,就很少有人知道了. ...
-
经典直解:老子五千言(1—9)
[导读]老子姓李名耳,出生于公元前约571年,春秋晚期的陈国苦县.先秦文化集大成者,东方哲学奠基人,被道教和民间诸多宗派奉为始祖,老子的学术思想对中国的哲学.自然科学.社会学.道学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
-
读懂道德经:为什么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
如果,只是说如果,要问一条鱼,水是什么,这条鱼会怎么回答呢? 这条鱼肯定会愕然地张大嘴巴,不知道该说什么.它或许知道自己是生活中水中,祖先遗留的记忆基因中,也知道自己离不开水.水主宰着它的一切,且无处 ...
-
夜读道德经(连载21):道隐无名
大多人都觉得:"人过得留名,雁过得留声",这才是没有虚度此生. 但"名"真有这么要紧吗?如果玫瑰不叫玫瑰,它就不再芬芳了,那只能说明,它不是真正的"玫 ...
-
再读《道德经》之第八章 上善若水——老子理解的善
八,上善若水--老子理解的善 原文: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惟不争,故无尤. 原文理解: 善中之最善就应该象水一 ...
-
再读《道德经》之第九章 持而盈之——老子的处世态度(老子的人生观)
九,持而盈之--老子的处世态度(老子的人生观) 原文: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chuāi)而锐之,不可常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 原文理解: 原本可以拿在手上的东 ...
-
再读《道德经》之第六章 谷神不死——老子对万物演化的认识(二)——变化之本
六,谷神不死--老子对万物演化的认识(二)--变化之本 原文: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原文直译: 谷物神奇的能力是不会消亡的,可以被称做神妙莫测的雌性生殖器. ...
-
再读《道德经》之第四章 道冲——老子对道的特性的认识
四,道冲--老子对道的特性的认识 原文: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原文理解: 道的性格很冲,而用它的话或许会感觉到 ...
-
再读《道德经》之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克服外界的干扰 做对自己有益的事情
十二,五色令人目盲--克服外界干扰 做对自己有益的事情 原文: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原文直译: 五色会让 ...
-
再读《道德经》之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打造一个有价值并能兑现其价值的有机结构的几个要点
十一,三十辐共一毂--打造一个有价值并能兑现其价值的有机结构的几个要点 原文: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shān )埴(zhí)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yǒu)以为室,当其无,有 ...
-
再读《道德经》之第十章 载载营魄抱一—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顺其自然也是一种德(如何助力后辈的成长)
十,载载营魄抱一-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顺其自然也是一种德(如何助力后辈的成长) 原文: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知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