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讲义-第三章 虚心实腹-道德真源
相关推荐
-
陈烯尧《道德经新解》第三章原来描述的是理想的大同世界现象状态
陈烯尧<道德经新解>第三章原来描述的是理想的大同世界现象状态 陈烯尧<道德经新解>第三章开篇道不能显达的诸多异象和严重后果不可小觑 <道德经>版本: 不上贤,使民不 ...
-
第4章老子有哪些先进思想
老子说的"道",就是现代人说的思想,<道德经>中一些先进思想观点至今仍然不落后,值得我们传承.弘扬.发展. <道德经>中有哪些先进思想? 老子提出" ...
-
道德经译成·道经三章·虚心实腹篇
道经三章·虚心实腹篇 不官禄世俗之贤, 使民众不争竞于功名. 不御好稀缺的珠玉珍宝, 使民众不成为叛贼盗匪. 不显耀邪声淫美, 使民众自我意识不被惑乱. 所以, 圣人修身的做法是: 思想有变化, 行为 ...
-
道德经章成·道经三章·虚心实腹篇
道经三章·虚心实腹篇 一. 王弼本: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河上本: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 ...
-
道德经讲义-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人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车,无所用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 ...
-
道德经讲义-第七十章 被褐怀玉-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七十章 被褐怀玉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惟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贵矣.是以圣人被揭怀玉. 夫道者,人心固有之良,日用常行之事,至近至约,不可 ...
-
道德经讲义-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民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 ...
-
道德经讲义-第二十八章 知白守黑-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二十八章 知白守黑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 ...
-
道德经讲义-元吉黄裳自序-道德真源
元吉黄裳自序 三教之道,圣道而已.儒曰至诚,释曰真空,道曰金丹,要皆太虚一气贯乎天地人物之中者也.惟圣人独探其原.造其极,与天之虚圆无二,是以成为圣人:能刚能柔,可圆可方,无形状可拟,无声臭可拘,所由 ...
-
道德经讲义-第三十五章 执大象-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三十五章 执大象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无味.视之不可见,听之不可闻,用之不可既. 何谓大象?即生天生地生人生物之大道,以其无所不包,故曰大象. ...
-
道德经讲义-第三十一章 兵者不祥之器-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三十一章 兵者不祥之器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也.夫乐杀人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