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讲,“下士闻道大笑之。”为什么“不笑不足以为道”?
相关推荐
-
初解道德经41——老子说的到底是大器晚成,还是大器免成?
你相信大器晚成吗? 我认为,这世界上没有大器晚成,只有大器免成. 一味的努力并不能成大器,只有顺应本性的发展,行事自然,方能成大器! 为何这样说? 我们来看下"大器晚成"出处篇: ...
-
篆刻老子|上德若谷
欢迎光临篆刻学堂 闲坐窗前,赏一枚印 读一本书,解一个字 上德若谷 01 作品简介 印文:上德若谷 作者:早飞 材料:寿山石 尺寸:40×18 02 诵读经典 道德经 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
-
《道德经》第四十一章,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下士闻道,大笑之, 不笑,不足以为道, 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
<老子.公刘版> 上卷 第一篇.道者,万物之奥 第六章,推知慧根的大道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下士闻道,大笑之, 不笑,不足以为道, 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 註解:上 ...
-
老子如何划分上士、中士、下士?为什么下士嘲笑理想国?
第二段经文: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上述道理千真万确,都是人们所经历的.世人心存怀疑,不肯相信.老子把人分为三等:上士.中士.下士.老子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 ...
-
《道德经》通读 第四十一章
<道德经>通读 第四十一章 原文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 ...
-
庄子说“道”:“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
东方既白 著 <庄子·天下>中有一句话叫:"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意思是大到极点的东西已无外围可言,叫"大 一";小到极点的东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人都是人,在最初是平等的,但后来却有上士中士下士之分,甚至更有不士之差,于是人与人不再平等.这结果是由人自己造成,不能埋怨他 ...
-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 《道德经》闻风悦记No.41
40.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 ...
-
《道德经》第41章: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世间人对待大道的认知态度,大略有三等之别.即上士.中士.下士. "上士"者,即上根之人.上士因累世积修,先天慧根深厚,功德圆满,万善俱足,其性命饱含着大道本 ...
-
《道德经》第41章:上士闻道,仅能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
[原文]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①: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②: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③: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④:质真若渝⑤:大白若辱:方无隅⑥:器 ...
-
道德经:老子讲了一个令人费解的故事,只有悟道的人,才能读懂
老子在<道德经>第五十章中,讲了一个故事. 他说:"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老子说, ...
-
《道德经》:老子讲了一条基本规律,会用的人悟性很高
<道德经>八十一章,五千文字,有一条基本规律贯穿其中,即:矛盾的对立转化. 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福和祸,是矛盾对立的两极:福满到极点,会转化为 ...
-
【1克领导力=1吨执行力】老子讲:道生一...
[1克领导力=1吨执行力] 老子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是什么?愿景和使命: 一是什么?领导力: 二是什么?管理力: 三是什么?执行力. 而万物就是绩效. 领导力是一级问题,管理力是 ...
-
人一生最应该指望的是谁?很多人只知其一,老子讲得透彻
民间常说"靠山山倒,靠人会跑,父母也会老,靠自己最好",虽然是民间有感而发的顺口溜,却不可否认它是一句非常现实的人生格言.虽然有人常将"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
-
老子讲天道,孔子讲人道,庄子则说盗亦有道
万物之理,古人称之为"道",中国是一个"道"的国度,从春秋起,便为此争论不休,老子讲天道,孔子讲人道,庄子则说盗亦有道-- 人在道中,而不知其存在,就如同鱼在水 ...
-
《道德经》大智慧:老子说“不笑不足以为道”,其中有何玄机?
老子在国学经典<道德经>里面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老子何出此言,其中究竟有何玄机呢? 首先解释一下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 ...
-
这是老子讲“朴素、私欲、学问”的一句话
这是老子讲"朴素.私欲.学问"的一句话. 这句话最需要注意的是"少私寡欲"的理解,它不是"无私无欲",也就是说老子主张可以有私念,可以有欲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