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贬褚遂良(资治通鉴卷二〇〇之七)

(0)

相关推荐

  • 大唐西征失败,李治力排众议再征突厥,一口气收入300万平方公里

    前言 公元656年冬,大唐三朝元老.凌烟阁功臣.大唐西征统帅程知节兵败,刚从舅舅长孙无忌手中夺回大权的李治查清原因后,又气又怒,便要派人锁拿程知节入狱. 自开国之初,尚未完全成长的大唐铁骑除了曾败给突 ...

  • 魏元忠之贬(资治通鉴卷二〇八之十五)

    起初,由于武三思专擅朝廷大权,右仆射.中书令魏元忠心中常常愤懑忧郁.太子李重俊兴兵诛杀武三思的时候,正好在永安门与魏元忠的儿子太仆少卿魏升相遇,便顺便裹胁他一起入宫.太子一死,魏升也被乱兵所杀.事后魏 ...

  • 韦凑论守西域策(资治通鉴卷二一一之七)

    开元三年十一月丁酉(十九日),唐玄宗任命左羽林大将军郭虔瓘兼任安西大都护.安西四镇经略大使.郭虔瓘请求朝廷允许自己自行招募关中士卒一万人到安西以讨击胡人,并且要求由官府负责向这些人提供运输工具和做好的 ...

  • 但取来情,不追往咎(资治通鉴卷二一二之七)

    唐玄宗开元七年十一月辛未(二十三日),突阙进犯甘.凉诸州,击败了唐河西节度使杨敬述,大肆掳掠了契苾部之后就撤退了. 在此之前,唐朔方道大总管王晙奏请西调拔悉密部落兵马,东发奚.契丹等部兵马,约定在这一 ...

  • 二刘坚守孤城(资治通鉴卷二〇〇之十四)

    起初,刘仁愿和刘仁轨等人屯驻在熊津城.高宗皇帝给他们下敕书,说"平壤的大军撤回后,你们仅有一座孤城难以独守,应当撤回到新罗境内.如果金法敏提出要你们留下来镇守,你们就留下来:如果他们不需要, ...

  • 刘仁轨失利百济(资治通鉴卷二〇〇之十三)

    起初,苏定方平定百济国后,留下郎将刘仁愿镇守百济府城,又以左卫中郎将王文度为熊津都督,镇抚馀众.王文度渡海时去世,百济国僧人道琛.将领福信等人聚众据周留城,从倭国迎立原王子扶余丰,率兵围困刘仁愿镇守的 ...

  • 苏定方平定百济国(资治通鉴卷二〇〇之十一)

    百济依仗得到高丽的支援,数次侵伐新罗:新罗王金春秋上表向唐廷求救.高宗命以左武卫大将军苏定方为神丘道行军大总管,统率左骁卫将军刘伯英等率水陆十万大军讨伐百济.以金春秋为嵎夷道行军总管,率新罗之众配合唐 ...

  • 下不失义,上不失仁(资治通鉴卷二〇〇之十)

    凉州刺史赵持满,力大无穷,又擅长射箭,性格豪爽任侠,他的姨母是韩瑗之妻,他的舅舅驸马都尉长孙铨是长孙无忌的族弟.长孙铨因长孙无忌之案被流放到巂州.许敬宗担心赵持满会作难,就诬称他和长孙无忌一同谋反.朝 ...

  • 长孙无忌“谋反”案(资治通鉴卷二〇〇之九)

    武氏因太尉赵公长孙无忌一方面接受了高宗和她的重赐,一方面却不支持自己而极为不满.后来在讨论废王后时,燕公于志宁也立场中立不发一言,武氏对他亦很是不悦.许敬宗也曾多次向长孙无忌说明不支持武氏的利害关系, ...

  • 苏定方平定西突厥(资治通鉴卷二〇〇之八)

    苏定方征讨西突厥沙钵罗可汗,大军到了金山之北,先大败处木昆部,其俟斤(部落首领)懒独禄等人帅万馀帐前来投降,苏定方对他们加台抚慰,并派千余骑兵与其同行. 右领军郎将薛仁贵对朝廷进言道:"泥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