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无忌“谋反”案(资治通鉴卷二〇〇之九)
相关推荐
-
大唐三百年(223):皇上要的不是证据,是‘说法’
第二篇 盛世欢筵:权杖的游戏(15) 决定长孙无忌案子的,主要是两次对话.对话在许敬宗与李治之间进行. 先说下案子的起因:有人告发太子洗马韦季方搞政治小团伙.洗马相当于太子秘书局的局长,是个挺重要的官 ...
-
《女皇武则天》之三:武皇后残害重臣
公元656年正月,改元为显庆元年.废太子李忠为梁王.梁州刺史,立武后儿子李弘为太子,年四岁.追赠武后的父亲武士镬为周国公. 武氏虽然当上了皇后,仍然对反对过她,而且手握重权的大臣如芒在背,不除不快.她 ...
-
倪若水轶事(资治通鉴卷二一一之九)
开元四年二月辛未(二十四日),唐玄宗任命尚书右丞倪若水为汴州刺史兼河南采访使. 唐玄宗虽重视都督.刺史等地方要员,也一直在选拔有才能有名望的京官担任这些职务,但当时的士大夫却仍轻视地方官.扬州采访使班 ...
-
康待宾之乱(资治通鉴卷二一二之九)
兰池州的胡人康待宾诱使当地归降的部落一同叛唐.开元八年夏四月,康待宾率部攻陷了六个胡人聚集州(唐调露元年,即公元679元,唐廷在灵州.夏州南界设鲁.丽.含.塞.依.契六州,用唐人为刺史,以处突厥降户, ...
-
二刘坚守孤城(资治通鉴卷二〇〇之十四)
起初,刘仁愿和刘仁轨等人屯驻在熊津城.高宗皇帝给他们下敕书,说"平壤的大军撤回后,你们仅有一座孤城难以独守,应当撤回到新罗境内.如果金法敏提出要你们留下来镇守,你们就留下来:如果他们不需要, ...
-
刘仁轨失利百济(资治通鉴卷二〇〇之十三)
起初,苏定方平定百济国后,留下郎将刘仁愿镇守百济府城,又以左卫中郎将王文度为熊津都督,镇抚馀众.王文度渡海时去世,百济国僧人道琛.将领福信等人聚众据周留城,从倭国迎立原王子扶余丰,率兵围困刘仁愿镇守的 ...
-
苏定方平定百济国(资治通鉴卷二〇〇之十一)
百济依仗得到高丽的支援,数次侵伐新罗:新罗王金春秋上表向唐廷求救.高宗命以左武卫大将军苏定方为神丘道行军大总管,统率左骁卫将军刘伯英等率水陆十万大军讨伐百济.以金春秋为嵎夷道行军总管,率新罗之众配合唐 ...
-
下不失义,上不失仁(资治通鉴卷二〇〇之十)
凉州刺史赵持满,力大无穷,又擅长射箭,性格豪爽任侠,他的姨母是韩瑗之妻,他的舅舅驸马都尉长孙铨是长孙无忌的族弟.长孙铨因长孙无忌之案被流放到巂州.许敬宗担心赵持满会作难,就诬称他和长孙无忌一同谋反.朝 ...
-
苏定方平定西突厥(资治通鉴卷二〇〇之八)
苏定方征讨西突厥沙钵罗可汗,大军到了金山之北,先大败处木昆部,其俟斤(部落首领)懒独禄等人帅万馀帐前来投降,苏定方对他们加台抚慰,并派千余骑兵与其同行. 右领军郎将薛仁贵对朝廷进言道:"泥孰 ...
-
再贬褚遂良(资治通鉴卷二〇〇之七)
褚遂良被贬后,韩瑗上疏他诉冤道:"褚遂良废寝忘家地治理国家,一心为了这些身外之事,他的情操经历风霜,他的意志坚如铁石,他是社稷旧臣,是陛下贤良的辅佐之臣.遂良在从未听闻有什么罪状的情况下被贬 ...
-
果有不死之人,今皆安在(资治通鉴卷二〇〇之六)
王玄策打败天竺后,俘获了一名叫那罗迩娑婆寐的方士.那罗迩娑婆寐自称有长生不老之术.太宗皇帝有点相信,对他礼敬有加,并命他炼制长生不老之药.根据那罗迩娑婆寐的要求,朝廷派出使者出使四方寻求奇药异石,又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