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为什么要去节,桂枝为什么要去皮

(0)

相关推荐

  •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麻黄 (去节) 二两  连轺 (连翘根是) 二两  杏仁 (去皮尖) 四十个  赤小豆 一升  大枣 (擘) 十二枚  生梓白皮 (切) 一升  生姜 (切) 二两  甘草 (炙) ...

  • 感冒的经方辩证一览表

    医圣张仲景的经方,治疗感冒的方子很多,我列举一些,希望大家对号入座,或有帮助! (这里的感冒,包括鼻炎.咳嗦等等很多呼吸系统疾病.) 经方 辨证要点 方剂组成 服用方法 备注 桂枝汤 怕冷,有汗,打喷 ...

  • 麻黄系方剂(12)小发汗法

    为了方便对比,把桂枝汤.麻黄汤放在前面: 桂枝汤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二十枚(擘) 麻黄汤 麻黄二两(去节)     桂枝二 ...

  • 麻黄 (中药)

    麻黄,中药名.为中药中的发散风寒药,是麻黄科麻黄属植物,高20-40厘米:木质茎短或成匍匐状. 包括有三种麻黄属的植物:草麻黄.木贼麻黄与中麻黄,为草本状灌木,采用部位为草质茎,也是重要的药用植物. ...

  • 《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三)

    方名: 葛根汤 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二麻黄一汤 桂枝二越婢一汤 方歌: 葛根桂枝加麻葛,合麻桂麻各半汤. 桂二麻一麻减半,桂二越一桂倍方. 方剂: 桂枝汤<伤寒论>: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

  • 经方:桂枝汤(太阳中风)

    桂枝汤 [原文]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㕮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 ...

  • 茶话《伤寒论》讲义,第14讲:麻黄汤方义,麻黄去节又去沫,甘草唤醒大义

    内容提要:1.麻黄汤方义,讲述了桂枝.麻黄.杏仁.甘草各自在麻黄汤中的作用:2.讨论麻黄去节.去沫的原因和影响:3.从"大义"的角度去理解甘草在方子中承担了什么样的角色. 朋友们大 ...

  • 众说麻黄去节先煮去沫

    作者:汤一笑 经方医学论坛 2014年11月24日首发  这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尽管如今中药麻黄的加工和入汤已基本没有去节先煮去沫的讲究.但此问题仍然还是经常受到中医药人士的关注.德惠市人民医院中 ...

  • 中医治疗感冒:无汗用麻黄、有汗用桂枝、解肌用葛根 | 中医学习笔记

    对于疾病而言,治疗时当需辨"证"才能施治,首先摸清敌人的来龙去脉,其次敌人的力量强弱,还有敌人正在侵占的区域,所谓知此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麻黄.桂枝.葛根均为表药,分别用于表证,也 ...

  • 第四节桂枝汤歌

    桂枝汤是后天脾胃的再造再生之方,离开它百病难愈,桂枝汤无处不通,五脏六腑再生再造,无它不行,桂枝汤是<伤寒><金匮>的核心之方.医圣治大病,不治先天,治后天,他以守脾胃为主.守 ...

  • 仲景本草:麻黄“先煎去上沫”的难解之谜

    麻黄"先煎去上沫"这一使用方法首见于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麻黄汤下载"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再内诸药".后世典籍对麻黄这一使用方法有所记载者 ...

  • 郝万山讲《伤寒论》:桂枝麻黄合半汤和桂枝二麻黄一汤

    大家好,我们上课. 我们前面讨论了太阳表证.风寒表证有汗的用桂枝而禁用麻黄,无汗的用麻黄汤而禁用桂枝汤.那么似乎有汗和无汗之间,有截然不同的.那当然是截然不同的了,桂枝汤和麻黄汤之间是不能混用的,可是 ...

  • 胡希恕讲伤寒(27):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二越婢一汤的鉴别

    第27条: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桂枝去皮 芍药 麻黄 甘草各十八铢,炙 大枣四枚,擘 生姜一两二铢,切 石膏二十四铢,碎,绵裹 上七味,以水五升 ...

  • 麻黄为什么要去上沫

    在<伤寒论>中,麻黄都是先煮的,譬如说,<伤寒论>: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这是小青龙汤的煎药法.麻黄先煎,而且去上沫 ...

  • 大青龙——麻黄为什么数倍于桂枝

    太阳伤寒大青龙证二章 1 太阳中风,当脉缓头痛,汗出不烦燥,反脉紧身疼,无汗而烦者,此为卫闭,阴寒之实,营风不能外泄卫寒之实也:卫本恶风,外寒之实则卫强,营风能泄,但泄不开也.此大青龙证,麻黄专泄表闭 ...